新媒体艺术“齐物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媒体艺术“齐物论”

新媒体艺术“齐物论”   中国美术馆主办的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又一次如约而至,作为具有国际学术展览品牌意义的大展,它堪称一场新媒体艺术的饕餮盛宴。本次展览的58件作品出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65位艺术家及艺术家组合,呈现了国际新媒体艺术的发展现状,展品几乎涵盖了现在新媒体艺术的所有形态:机器人艺术、声音艺术、网络艺术、影像艺术、生物艺术、动态雕塑等等。绝大部分作品都是首次与中国观众见面。各种新颖、有趣、奇特和看不懂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对于接触这种艺术形式不多的国内观众而言无疑是一种难得的刺激和思维挑战。   如果说上一届三年展因有多件大型互动装置使得美术馆犹如变身游乐园般充满乐趣,本次展览中随处可见的玻璃容器、马达、电子原件和机械装置,则让人颇有些走进了科学实验室的感觉。荷兰艺术家杰西卡?德布尔的《毛细渐变》展示的是白色水仙花从深浅不一的蓝色溶液中吸取水分,逐渐呈现出渐变的蓝色,看起来和中学的植物蒸腾作用实验没多大区别;卡罗丽娜 ?索贝茨卡的《云科学》是一套改装的气象设备,“用来收集云的样本然后通过实验对象的摄入进行微生物分析”……各种“不明觉厉”的展品让观众戏称这个展览更像是一个“科学家的艺术展”。   一楼展厅迎面而来的就是一个以“金鸡独立”造型静止在半空的西式古典沙发,带来视觉和心理的双重惊异感。供人们休憩的沙发不让人安坐却偏要以这样一种具有威慑效果的方式出现,像是一则无声又强悍的独立宣言。这件《源于内部的平衡》是美国艺术家雅各布?托斯基创作的机电雕塑,通过对地心引力与物体支点的研究和精密的设计,以内部的反应力来对抗外部力量。这件作品也是展览第一部分“独白:物自体”中的一件。“物自体”的概念是康德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指事物本身不可能为人所认知,因为人只能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事物,而人的知识和经验有限,所以对事物的认知就有限;也即是说我们只知道物的表象,但不可能知道物本体。策展人张尕说从这个意义上展览反驳了康德的这种说法:因为通过物的能动性,我们可以发现和知道物自体。   在沙发一侧的墙上挂着一组齿轮马达装置,几颗金属球在上下两个铜片之间上下起伏地隔空飘浮着,呈现着太空零重力失重的场景,出现在此时此地显得完全不合情理。这是由于暂时的磁化作用,磁铁将金属球托起。瑞士艺术家皮朗营造的这种缓慢且深沉的物体运动令观众陷入沉思。转到后面的展厅,一朵全金属的巨型“花朵”正徐徐张合,全开时从花心发射出冷凛炫目的蓝光――这是一种新型的依靠城市能源生活的机械有机体,具有类似植物的、可以完成光合作用的太阳能系统。它分为雌性乌尔巴努斯和雄性乌尔巴努斯,雌性乌尔巴努斯可以直接摄取都市能源,雄性乌尔巴努斯则吸收雌性作为电能排放的光子。它们居住在城市上空的领域内(大约200米的高度),因此往往会在摩天大楼的上层或屋顶被发现,但现在很少被不能享受到天空视线的城市居民所发现――这是韩国艺术家崔U-Ram“发现”的新机械生物,它们在其生活的秘密环境中自生繁衍。   新媒体艺术家创造的各种人造物栩栩如生,会移动、会发声、会产生自己的诉求,以生动活泼的状态回应着康德有关“物自体”的思考。这些超越人们日常经验的物体为我们提供了崭新的体验,开启了认识物体多样性的大门,让人们看到世间万物更多的可能性。正如范迪安馆长所言,新媒体艺术的“新”,不仅表现为媒体与技术在物质与工具意义层面上的更新换代,更重要的是,艺术家将思维的触角指向新的文化命题。从“合成时代”、“延展生命”,再到本届的“齐物等观”,三年展主题一步步延伸至更广泛的数字生命,全面阐述和反思新文化语境下人与世界的关系。   “齐物等观”主题联系的是中国传统的自然观、物质观与宇宙观。“齐物”一说来自庄子的哲学思想,在《齐物论》中庄子提出了打破人以自我为中心的精神限制,超越事物间的差别,视万物平等的观念。“齐物等观”展览意在从事物表象进入关于事物本质的探究,在当今社会条件下,重新思考万物之间的平等问题。张尕将这一抽象而具哲学意味的主题分解为三个部分:“独白:物自体”、“对白:器物之间”和“合唱:物之会议”,通过物、器(技术)、人贯通一体的平等关系,回归到庄子的齐物论观念。   当世间万物不再是一种静止的、被动的存在,它们之间会是一种什么样关系?是否会产生一种对话?是不是在人的社会性之外,物与物之间也有一种社会性?物与人、物与器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影响互动?展览第二部分“对白:器物之间”正是从物之间的关系着手展开。瑞士艺术家泽曼用“80个设定好的直流电机,棉球,纸板箱”创造出一个具有建筑思维的声音平台,纸板箱上悬挂着的棉球不停摆动弹跳,发出嗡鸣,展示了现代主义有序的模式和混乱的生活压力间的紧张关系。《一个尝试将两个鞋带系在一起的机器》是一个由两个简单旋转机械和一只艺术家穿过的旧鞋组成的装置。每个机械持住鞋带的一端,机械往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