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皇宫博物院
从皇宫到博物院 2015年10月10日,是故宫博物院成立90周年纪念。紫禁城宫殿从明清两朝皇宫转变为博物院,是通过两个举动实现的。民国二年(1913年)起运盛京皇宫、热河离宫文物,在紫禁城前朝部分成立古物陈列所,是民国(北洋)政府与逊清皇室联合行动。文物作价,清室分别情况取舍,而由民国政府付款。民国十三年(1924年)冬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成立“摄政内阁”,修改1911年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军与清室达成的《清室优待条件》,驱逐溥仪出宫,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分别清室私产和国家公产,依法将紫禁城宫殿及其中文物收藏收归国有,于1925年10月10日成立“故宫博物院”。这是完成辛亥革命之后未完成的历史任务,实际上是二次革命。在革命党人看来,这是在北洋政府统治下的北方,完成的唯一一件大事。在中华文化上,当然是重大历史事件。 中国论文网 /4/viewhtm 一、从辛亥革命到溥仪出宫 (一)“文明革命”与“清室优待条件” 近年来关于辛亥革命研究取得新进展。近代史研究专家杨天石先生在《辛亥革命的再研究》中认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是从武昌起义到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中华民国诞生,前后不过80多天。如果从兴中会成立算起,也不过17年。孙中山本人也曾估计,革命大约要30年才能成功。但是辛亥革命的胜利出奇地迅速,而且代价很小,并没有出现大量死亡过重的场面。用孙中山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太过迅速、容易,未曾见有若何牺牲及流血”。 三道谕旨。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2年2月12日)清廷以“奉旨: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名义,连发三道谕旨,宣布逊位。第一道,被称为“著为立定共和立宪国体由袁世凯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事谕旨”;第二道,被称为“著为现将新定国体大小官员均宜慎供职守事谕旨”;第三道,“著为与民军议定优待皇室等条件事谕旨”。第一道也被称为“清帝退位诏书”,第三道即“优待皇室各条件”。 第一道谕旨: “奉旨:朕钦奉隆裕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义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此谕旨现存两份。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为抄件,文末开列:“内阁总理大臣臣袁”,之后与国家博物馆所藏相同。国博所藏文末“宣统三年”的“三年”上钤“法天古道”章,然后是各位签名。依次为:内阁总理大臣臣袁世凯、署外务大臣臣胡惟德、民政大臣臣赵秉钧、署度支大臣臣绍英(假)、学务大臣臣唐景崇(假)、陆军大臣臣王士珍(假)、署海军大臣臣谭学衡、司法大臣臣沈家本(假)、署农工商大臣臣熙彦、署邮传大臣臣梁士诒、理藩大臣臣达寿。均系本人签名。 档案学家邹爱莲研究揭示:清帝的退位诏,与其他两道懿旨、1912年2月3日授权袁世凯和南京临时政府谈判的诏书,合称《逊清四诏》,后被内阁中书张朝墉收藏。张殁后,由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陈垣购得,1975年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现保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原件向全国公布之前,按照清朝档案管理制度,内阁大臣又将三道懿旨和第二天袁世凯颁发的政府令都作为最重要的上谕档案,全部抄录进《上谕档》,永久保存。这些《上谕档》现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对照退位诏的原件和抄录件,除抄录件没有加盖印章和袁世凯签名被简写成“袁”外,其他内容无任何不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文后11位大臣的签名中,绍英、唐景崇、王士珍和沈家本的签名下均注有一“假”字,意指内阁会议当天4人请假。 清室优待条件。第三道谕旨内含“甲、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乙、关于清皇族待遇之条件”,“丙、关于满、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条件”。其中甲简称“清皇室优待条件”或迳作“清室优待条件”,开宗明义,特别申明:“今因大清皇帝宣布赞成共和国体,中华民国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如左”。相关的内容包括:“第一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也就是仍享受元首待遇。“第二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岁用四百万两,俟改铸新币后改为四百万元。此款由中华民国拨用。”“第三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第七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其原有之私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