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唐吴兴沈之年谱考述
中唐吴兴沈亚之年谱考述 摘 要:《沈下贤集》(四部丛刊本)是沈亚之的一部游记体文集。此文集多记述作者所到之处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足可补充、订正相关唐代史书的不足以及讹误。 中国论文网 /4/viewhtm 关键词:沈亚之;《沈下贤集》;年谱 中图分类号:121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2-0104-02 沈亚之,字下贤,约为唐德宗至文宗时人,善撰传奇,李贺称之“吴兴才人”。对其传奇小说,近人研究颇多。如李时人编校、何满子审定《全唐五代小说》脚;程毅中《唐代小说史》;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鲁迅《唐宋传奇集》等。对其生平亦有研究,如张全恭《唐文人沈亚之生平,张清华《沈亚之行年考》,二位先生的观点多有商榷之处,详见下文。 贞元十七年: 娶妾卢金兰,二年后即贞元十九年携金兰回吴兴。 卷十一《卢金兰墓志》载:“年自十五归于沈,居二年从沈东南浮水行吴越之间,…--从七年乃还都”,而卷七《与李给事荐士书》又载:“往者五年,亚之以进士人贡至京师”,文中载“往者五年”之日即是卢氏“从其七年乃还都”之时,即元和五年。由此推之,即贞元十七年娶卢氏。 元和二年: 李剑国先生云:“元和二年曾到陇西夏州,写《夏平》。” 卷三《夏平》一文的确记载了元和元年朝廷平杨惠琳叛一事,但文中并没有确切表明亚之在何年到过此地。若亚之在元和二年到夏州,则是贞元十九年从陇州家中携金兰回吴兴的途中路过夏州,但此段距离走了四年,似乎不合情理。根据文中的记载,只能说此文作于元和元年以后。 元和三年: 张清华先生以卷四《李绅传》记载元和二年李?W反叛之事,断定亚之在元和三年曾游金陵。 虽然文中记叙为元和二年之事,但由此推出亚之在元和三年游金陵并写此文,未免过于牵强。此文非厅壁记体裁,因此本文只能是作于元和二年十一月李铸被斩之后,而不能推断亚之在元和三年到过此地并写此文。 元和四年: 春,在杭州,作《移佛记》(卷六)。 原文日:“元和四年三月五日,杭州报恩寺长老与其乡?父子,将徙故佛像归复于其寺。佛至乃饔,长老使白其由于亚之而求详录焉。” 元和五年: 回长安,途中路过扬州。 卷九《送杜?}序》云:“初亚之提笔西人关,留舍鲍溶于扬州。”本卷《别权武序》(七年冬作)云:“往者五年,余自东来京师”,而卷七《与李给事荐士书》(十年春作)亦云:“往者五年,亚之以进士入贡至京师。”从这两篇文章中可以看出亚之在元和五年到长安。 元和六年: 春,在长安,撰有《为人祭媵者文》(卷十二),题目下有小注云:“六年春作。” 夏,往?~州求职,并过朔方。卷八《与潞?~州书》题目下有小注云:“六年夏作。” 元和七年: 春,落第,遂东归省亲。 临别,李贺、贾岛为之送行。李贺《送沈亚之歌》(并序)云:“文人沈亚之,元和七年以书不中第,返归于吴江。吾悲其行,无钱酒以劳。又感沈之勤请,乃歌一解以劳之。”贾岛亦有《送沈秀才下第东归》诗一首。 冬,入贡至京师。卷八《与京兆试官书》题目下有小注云:“七年冬作。” 本年,曾去过岐山县,盖在冬季入贡至京师之后到过此地。 卷九《别前岐山令邹君序》(十年秋作)云:“昔者亚之西游过岐山,而令秩始谢,余将就给食,…一至今三年。与令遇,未尝再会食客。”因此文作于元和十年,文中记载所发生的事情已三年,故知亚之在元和七年曾到岐山。 元和八年: 夏,作《与潞州卢留后书》(卷八),该文劝戒卢留后莫学信州剌史李位,要远离方士。 本年,至临泾城,撰《临泾城碑》(卷十一)。 元和九年: 春,落第。 卷七《上寿州李大夫书》(十一年秋作)云:“如是凡三黜礼部,得黜辄归。”从元和六年春至九年春,整三年,故此年春亚之又落第。 落第后,东游邯郸,过朝邑,撰《复戒业寺记》(卷六)。 夏六月,到滑州,受节度使薛平的款待,宴会上表演柘枝舞,亚之当场作《柘枝舞赋》(卷一),冬季回长安,又撰《魏滑分河录》(卷三),详记此年黄河改道之事。 冬,回长安,作《魏滑分河录》及《卢金兰墓志》,二文标题下皆有小注日:“九年冬作。” 元和十年: 春,崔群下进士及第。 卷九《送同年任畹归宁序》云:“十年,新及第进士将去都,乃大宴朝贤卿士。……生揖语亚之日:‘吾家世居蜀,尝以进士得第,吾少能嗣其业,幸子之文得称甚光,愿为我序还家之荣。’亚之辞谢不敏。” 三月,送杜憾出游江南,作《送杜?}序》。(卷九) 五月十九日,撰《异梦录》。(卷四) 七月十二日,李汇薨,为之撰墓志。(卷十一) 李汇卒后。罢泾原记室,回长安,好友殷尧藩有诗赠之,已佚,仅有亚之回赠诗。 冬,客长安房叔豹家。(卷十一) 元和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