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村初中生网瘾成因分析及教育策研究
农村初中生网瘾成因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
摘 要: 笔者是一位从事农村初中教育的一线教师,教龄长达20年,当班主任也有十几年了。所在的学校是镇里唯一的一所乡镇级初中寄宿学校。这个乡镇人口3万多,二十几个村屯多分散在交通不便的山区里。因本地地少地贫,水资源缺乏等原因,村里的年轻劳力多选择外出打工,许多农村的孩子老人就成了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视、电脑、电话、手机等电子网络迅速影响到农村的生活,也迅速渗透到了农村教育。在近十几年时间里,网络像一把双刃剑,给我们带来巨大的便利,也给我们带来无穷的麻烦。农村初中生的教育因此而变得复杂而艰巨:越来越多的学生因受网络的不良影响,产生了厌学情绪,学会了逃学,学会了抽烟、喝酒、赌博、早恋,喜欢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甚至学会顶撞父母长辈,顶撞老师……越来越多的初中生因网络成瘾而辍学,荒废了学业,荒废了青春,自毁前程,伤了父母心,痛了教师情……是什么导致农村初中生网络成瘾?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孩子的网络成瘾存在怎样的关系?家庭应该采取什么教育对策教育网络成瘾的孩子?这是正文论述的问题。
中国论文网 /4/viewhtm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 网络成瘾成因分析 教育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9-0226-02
一、网络成瘾的定义
网络成瘾是指在无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的损害。如何判断网络成瘾,社会各专业人士研究结论不一,但大同小异。美国心理学家杨格提出的诊断“网痴”十标准(1)下网后总念念不忘网事(2)总嫌上网时间太少而不满足(3)无法控制上网(4)一旦减少上网时间就会焦躁不安(5)一上网就能消除种种不愉快(6)上网比上学做功课更重要(7)为上网宁愿失去重要的人际交往和工作事业(8)不惜支付巨额上网费(9)对亲友频频掩盖上网行为(10)下网后有疏离失落感。杨格认为,上述10种情况,一年只要有4种以上,可判断为“网痴”。这十标准,在不少农村初中生身上存在不少于4种,这“网痴”和“网瘾”大同小异。
二、农村初中生的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孩子心灵避难的港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的教养方式与孩子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以下是导致农村初中生网络成瘾的几种不恰当的家庭教养方式。
1.溺爱型的教养方式
这类型的教养方式多体现在家庭经济比较富裕的家庭里。现在的农村家庭中,一对夫妇多为两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长辈的宝贝。父母爷爷奶奶相对来说都年轻化了。而父母们因为家乡田地少,土地贫瘠,水资源不足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选择外出打工,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家里田地由爷爷奶奶耕种,再加上农村也实行机械化耕种了,大人们不舍的让孩子辛苦,孩子们很少参加体力劳动了。他们过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生活,慢慢地孩子就养成了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到了初中,孩子们的好逸恶劳的习惯更显的突出:学习任务加重了,学习难度更大了,周末才能回家的寄宿生活也让他们感到烦恼压抑了。所以周末或者放假回家,他们更喜欢看电视,上网来消遣时间了。久而久之,他们不满足于家庭的自娱自乐了,他们喜欢成群结队的到村里的商店(很多村屯商店都有了电脑,成了微网吧),或一帮人开着摩托车、电动车去镇上或去更远的地方去上网。打游戏,网上聊天,网上交友,网恋,看电影浏览黄色网站等等。加上社会不良青年的影响和拉拢,曾经纯真的中学生很快变质:抽烟喝酒,聚会,赌博,谈情说爱,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父母的教育显得鞭长莫及,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教育也显的苍白无力:有时人影都不见,即使见了,他们也不听你的教育。除了钱,父母能给的教育实在是少得可怜。我碰到的一个典型例子:父母在外打工,挣了大钱,对孩子几乎百依百顺,百般宠爱。两个孩子读到初中时,成绩很差,纪律散漫,不思上进,沉迷网络……初二的第二个学期,女儿因谈恋爱不愿上学,到男方家处下了。而男方就是一不良社会青年,不务正业……儿子的,在初三最后学期因打架停学,在家开摩托车去玩又出了一次车祸,好在没造成大祸……这家长谈到自己的孩子,后悔不及:只怪自己太溺爱孩子,没教育好孩子……这种因溺爱孩子导致孩子网络成瘾的教养方式,在农村中越来越多。
2.缺失的教养方式
这种类型的教养方式多体现在经济困难的家庭,这些家庭多为家庭功能不健全的家庭。如父母离异或一方去世的单亲家庭,或父母双亡或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孩子没父母教养的家庭。这些年,农村初中生家庭教养的缺失也很多,约占10%.这些家庭,亲人因为忙于生计、经济困难和感情的创伤等原因,根本没有顾及孩子的教养。这种家庭的孩子,因为家庭教养的缺失,性格内向,孤僻,甚至怪癖,他们自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