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个体户开启民经济之路
个体户开启民营经济之路 1976年粉碎“四人帮”,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给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政治空间。1980年前后,约3000万名各地农村知青陆续蜂拥回城,给本来就十分棘手的城镇就业造成了极大压力。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根本无法接纳,政策上不放开不行。于是,卖大碗茶的、运煤球的、开小饭馆的、倒卖服装的、裁剪衣服的、修鞋的、修自行车的、装裱字画的、卖走私手表、雨伞、录音机开始出现在大街小巷。个体经济活动在夹缝中滋生出来,形成壮观的个体户现象。在当时,大多数个体户做的都是些小成本的生意,但正是这些活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小生意人用他们的努力证明着自己,也丰富着老百姓的商品需求,默默打开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大门。 个体经济被正式认可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个体经营户是指除农户外,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占有和支配的一种经营单位。在改革开放初期,“个体户”还属于弱势群体,文化低、社会地位低,受到“吃国家粮”意识的排斥,常常被划入“投机倒把”、“二道贩子”之列。甚至还有一种观念,将他们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剥削联系起来进行批判。 1979年广东省高要县的一名叫陈志雄的农民,承包了8亩地的鱼塘,因为生意做得很好,到了1980年,陈志雄夫妇扩大再生产,鱼塘扩大到了141亩地,人手短缺,需要雇人。当时他们雇佣了5个临时工,工日从400个发展到1000个。这引起了当时媒体的高度关注,甚至《人民日报》都在1981年5月刊中登文报道《关于一场鱼塘的争论》,提出了“雇工算不算剥削”的讨论。并开辟专栏讨论“怎样看待陈志雄承包鱼塘问题”。 1980年5月,中国政府决定对广东和福建两省实行对外开放的“特殊政策”。1980年8月,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k“以市场调节为主的区域性外向型经济形式”的经济特区。这些变通性的制度安排,为有创业能力的人从事生产活动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同时又提出:“在农村和城市,都要鼓励劳动者个体经济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和工商行政管理下适当发展。”这是中国首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提出鼓励个体经济发展,并且范围还从“城镇”扩展到了“乡村”。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第十一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自此,个体经济得到了正式认可,同时也播下了中国民营经济的萌芽之种。 个体户角色的转变 随着越来越多个体户成了“万元户”,人们的观念开始慢慢转变,由最初的不屑一顾到后来的满心羡慕。在个体户证明自己的过程中,出现一个又一个的商业奇迹,一家接一家的民营企业发展壮大。青岛海尔、四川希望等大型企业,正是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开辟中国民营经济的新纪元。 安徽芜湖个体户年广九,经营“傻子瓜子”有方,到1980年代中期,赚了100万元,成为轰动一时的知名个体户。他的发家致富,引起了当时许多保守势力的反对,爆发了持久的争论。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回忆说:“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问题,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100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同一时期崭露头角的,还有像四川希望集团总裁刘永好及其兄弟四人。刘永好兄弟家境贫穷,在马路边摆摊修理家电时,短短几天就赚了300多元,相当于10个月的工资。这在兄弟几人心里炸开了花,研究如何将小生意做大。 1982年,兄弟几人变卖家产筹集到1000多元,来到古家村创业,从养鹌鹑开始艰苦奋斗。在经历过火灾、濒临破产等一系列磨难后,刘氏兄弟决定扩大养殖规模,逐渐成为当时四川新津县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到1988年,刘家养殖场已经年产15万只鹌鹑,而且投资200万元兴建了西南地区最具规模的希望饲料研究所,研究新型乳猪饲料,并于次年4月获得成功,质量和产量超过中外合资生产的饲料。 年广久和刘永好是1980年代中后期真实的商业神话,是那一时期中国民营企业家中的佼佼者。1994年出版的《中国私营经济年鉴》称刘永好四兄弟是“中国私营企业的排头兵”。从1978-1986年,是个体经济起步和迅猛发展的阶段,年均增长74.6%。从改革开放初期到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个体工商户的数量逐渐增长,从1978年的14万户,发展到1986年的1211万户,从业人员1846人,注册资本金达180亿万元。1987年8月,《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发布,为发展和管理个体私营经济提供了基本政策和法规依据,个体工商户迅速发展壮大。 个体经济以其规模较小、经营灵活、适应面广而分布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7版)钱可强课后习题答案.pdf
- 学堂在线网课《生活英语读写》课后作业单元考核答案.docx VIP
- CCES 02-2004 自密实混凝土设计与施工指南.pdf VIP
-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23.pptx
- 学堂在线 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 2020年第三单元 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ppt VIP
- 小学法制安全教育课件.ppt VIP
- 《芣苢》《插秧歌》课件.pptx VIP
- 《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初中地理八上3中国的自然资源优质课金奖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名师大赛获奖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