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莫西沙星致药物性疹1例报告
莫西沙星致药物性皮疹1例报告 摘 要 1例20岁的口腔修复术后女性患者接受经静脉滴注莫西沙星输液(0.4 g、250 ml,1次/d)治疗以抗感染,7 d后体表出现大面积的红色丘疹伴瘙痒。遂即停药并给予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和甲泼尼龙、抗组胺药依巴斯汀、维生素C和维生素B6等治疗,1周后患者的皮疹逐渐消退。 中国论文网 /6/viewhtm 关键词 莫西沙星 皮疹 过敏反应 中图分类号:R978; R758.2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7)19-0009-02 Analysis on one case of drug-induced rash caused by moxifloxacin JIN Jian1*, LI Xinwei2, ZHANG Bin1 (1. Department of Pharmacy, the 9th People’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11, China; 2. Pharmaceutical Major 2013 Grade, School of Pharmacy,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203, China) ABSTRACT A 20-year-old female was treated by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moxifloxacin (0.4 g, 250 ml, daily) for antiinfection after a dental surgery. A large areas of red papules with itching appeared after seven days of treatment. The drug was immediately withdrawn and glucocorticoids including dexamethasone and methylprednisolone, antihistamine ebastine, vitamin C and vitamin B6 and so on were given. Her rash gradually subsided and she was recovered a week later. KEY WORDS moxifloxacin; rash; allergy ?R床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的剂量、联合用药等情况,否则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莫西沙星(moxifloxacin)是德国拜耳制药公司开发的8-甲基氟喹诺酮类药物,对革兰阴性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莫西沙星口服后能被迅速吸收,在肺、肾、皮肤组织中的浓度较高,不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且使用方便、安全,因此在治疗呼吸、泌尿系统感染方面应用广泛。但莫西沙星仍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常见的包括恶心、腹泻、眩晕、头痛、呕吐等。本文就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发生的1例莫西沙星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讨论,为临床安全使用该药提供参考。 1 病例资料 某女性患者,20岁,身高160 cm,体重45 kg。该患者1年前因“右下颌肿痛1周”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摄片发现右下颌骨角部、升支部囊性病变,遂于全身麻醉下施行“右下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并在术后制作囊肿塞让其佩戴。定期随访、摄片复查结果显示,手术开窗效果不佳,患者的囊腔未见有缩小、成骨迹象,且右面部逐渐膨隆畸形。2015年12月底,患者口内出现明显异味,口内开窗口内可见菜花样物生长,囊肿塞佩戴困难,但无肿痛、下唇麻木现象。为明确诊断和治疗,患者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就诊,被门诊以拟“右下颌骨成釉细胞瘤开窗术后复发”收治入院治疗。 入院后身体检查显示,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正常,未闻及干、湿??音;心律齐,无杂音;腹软,无压痛点;体温37 ℃,脉搏80次/min,血压97/62 mmHg。颌颈部淋巴结未扪及明显肿大,下唇无麻木感,右咬肌区膨隆畸形;双合诊扪及右下颌骨角部、升支部的颌骨颊和舌侧明显膨隆畸形,有羊皮纸样破碎音;右下区第7、第8颗牙开窗口内见大量坏死物,腐臭味明显;开窗口周缘牙龈红肿。诊断为“右侧下颌骨成釉细胞瘤开窗术后复发”,并于2016年3月4日在全身麻醉下施行右龈颌颈联合根治术、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和气管切开术治疗。因患者对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故术后给予克林霉素抗感染治疗。考虑到患者为口腔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