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中医治未病思想探讨 乙肝免疫耐受期中医治疗
以中医治未病思想探讨 乙肝免疫耐受期中医治疗 未病先治的思想从春秋战国时期《难经》、《黄帝内经》开始,在秦汉时期《金匮要略》、《伤寒论》进一步发展。通过历代医家的研究和提倡,进一步完善,并视为卫生工作者的最高境界。未病先治的理论内涵:早在《周易》中提出君子对疾病进行思考和预防,一些人认为这是预防为主的经典名词的第一个来源。 未病一词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的《素问? 四气调神论》的文章中,原指无疾病发生的健康状况。伴随医学的不断发展,这个范围的已经扩展,有三个方面来解释其含义:①未病先防,即预防;②发现征兆,早治疗; ③已经发生的疾病要预防其发生恶化[1]。 1未病先防 追求健康,不生病的是人们的美好愿望,人类社会的发展迅速,生活质量的提高让这种愿望更加强烈。未病先防就是一种要达到健康状况的战略思想,也是治未病的核心理论。首先,来自2个方面:①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强调四季养生对疾病预防的积极意义。《内经》强调了四季养生之道,也提出要躲避外部的侵袭,内养精神,节制饮食,注意起居,劳逸结合,控制色欲,调节情态等全面的养生方法,像《内经》中提及的,知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提出了人在没有生病之前,对运用养生来预防疾病的一种更高一层的追求理念;②对医生的要求高,应把如何进行正确的养生的道理运用到整个治疗的过程中。 2早发现、早治疗 善治的前提是明确的诊断,明察秋毫,这是治未病的重要基础。发现该疾病的迹象,病情的诊断是可以预见的。在疾病早期,病情是潜在的,尚未发现,几乎没有任何症状,所谓,不知道疾病发生的情况就不知道其类型;或者是疾病轻浅,只看到疾病发生的先兆,容易忽视。前者被称为潜在的疾病未生病状态[2]是指身体有潜在的病理表现,还没有任何临床表现,在潜伏期,不符合显现的标准。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将疾病消灭在早期萌芽阶段,有效避免发病成为可能。 3已病防变 已病防变是祖国医学治未病理论的经典含义之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3.1先治未成之病如肝病而素体脾弱者,宜治肝先治脾,以防脾虚受邪。后来伤寒杂病论认为,客邪贵在早发现、积极透解,莫待加重入为而显要之病、积极透斑为要等观点均对阻断疾病的传播,保护没有遭到侵袭的脏腑,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3.2先治将受邪之地中医中主张治未病属于预防疾病发展的措施,理论基础为整体疾病的控制,掌握疾病的传播和改变的规律,在其未发生恶化时进行治疗。人体是以五脏六腑为中心,通过经络和其他身体组织、器官、肢体的连接形成有机整体,脏腑和脏腑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生理关系和乘侮亢害的病理联系。所以,只要有一个脏器发生病变就会按照相生相克的关系运转传递下去,如五行克制法逆行。仲景根据这一规律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就是一个范例。 通过上面对未病学思想的阐述,我们从中医角度来探讨对乙肝免疫耐受期的治疗。因为在这一时期目前在西药抗病毒治疗方面还是一个盲区。 长期以来多数学者建议免疫耐受期HBV感染者暂时不需要治疗[3]。但由于免疫耐受期患者有传染性,多数患者肝功能虽然持续正常,但肝脏仍出现病理改变。其潜藏着从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演变风险。因此,积极的寻求中医早期预防性治疗具有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4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免疫系统接受某种抗原作用后产生的特异性的免疫无应答状态 免疫耐受期是乙肝病毒(HBV)感染的重要时期,其特点是血清HBsAg和HBeAg阳性,HBV DNA载量高(常常2×106IU/ml,相当于107拷贝/ml),但血清ALT水平正常,肝组织学无明显异常并可维持数年甚至数十年,或轻度炎症坏死、无或仅有缓慢肝纤维化的进展。 现代中医认为,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湿热疫毒,其发病过程符合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症状雷同的疫毒的说法,所以,大部分学者又将其归类于吴又可的《温疫论》所涉及的疫毒的范围内。以此为基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认为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易耗气伤阴,导致阴虚内热;久病可引起阴阳的损失,发病机制复杂多变。刘瑛等学者对其研究发现[4],乙肝病毒对阳气具有抑制作用,容易入血及脏腑经络,难以清除,其侵入人体后专入肝脏,导致肝气郁结,从而导致脾失运化,或酿生热,或引起血液淤滞,甚至进一步导致肝,脾,肾三种脏腑虚损。疫毒虽然属于乙肝的危险因素,但是,毒素是否可引起本病,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人体正气的情况,如《内经》里面所说的:邪之腠理,其气为虚。正气充实,则是正气和疫毒相互搏击引起的疾病,正胜邪则病情好转。相反正气不足,则不能将邪气赶出体内,邪气人体处于休眠状态,缠绵难以治愈。因此,中医认为:乙肝免疫耐受是湿热疫毒潜伏,正气不能和邪气抗衡导致的。因为邪气潜伏的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科大研究生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课件04英文科技论文写作——技巧篇.pptx VIP
- 2025年消防宣传月总结模版(6篇).doc VIP
- 答案-22年四川农业大学《工程水文学(实践)作业.doc VIP
- 实施指南《GB_T2659.2-2022世界各国和地区及其行政区划名称代码第2部分:行政区划代码》实施指南.docx VIP
- 5G 组网方式(NSA和SA)和NSA信令流程介绍.pdf VIP
- 3.1《手电筒的秘密》课件三年级上册科学人教版.pptx VIP
- 医疗废物管理与医疗废物管理条例.pptx VIP
- 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芯片XCZU21DR-2FFVD1156I中文规格书.pdf VIP
- 荆林小学一年级手工社团活动计划.doc VIP
- 中科大研究生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课件03英文科技论文写作——方法篇.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