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英语课堂生成性资源有效利用
初中英语课堂生成性资源有效利用 [摘要]英语课堂是动态的、生成的。教师只有充分利用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才能创造精彩、灵动、充满活力的英语课堂。初中英语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应从两个方面把握:精心备课,预设生成;敏锐智慧,把握生成。 [关键词] 初中英语;生成性资源;有效利用;动态生成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2-0056-02 [作者简介]余海彬(1969―),男,江苏如皋人,本科,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教师,中学一级。 英语课堂生成性资源是指师生、生生之间在合作、对话、探究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围绕英语课堂多元教学目标产生的、超出教师预设之外的意外或精彩。生成性教学资源包括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思维火花、教学中的突发事件,等等。面对生成性资源,教师如能充分发挥教学智慧,巧妙运用,定能使课堂精彩不断,充满活力。 一、精心备课,预设生成 备课是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基础,只有精心预设,生成才可能发生。备课充分了,教师面对生成时才不会手足无措。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认真研读教材,把握课标的相关要求,把握编者的初衷和意图;要了解学生,预想学生对于每个教学设计会出现什么样的反应,如何处理,并设计相应的教学安排。教师备课时可采用“弹性备课”,设计课堂的框架。多种备案,有利于教师面对学生的生成性资源时,能轻松解决,弹性处理。 例如:在七(上)Unit 3 My School 教学中,笔者提出问题:“Do you like our school?Why?”学生给出各种回答:Because our school is clean and beautiful./ Because there’re a lot of books in our school./ Because there are many trees and flowers in our school……有一位学生这样回答“I like our school because there’re many good teachers in it.”我本想直接跳到下一教学环节,听到这样的回答,我微笑着说:“A lot of good teachers?Am I one of them?”学生立刻回答:“Yes,of course. I like you and your classes very much.”笔者很感动地说:“Thank you. I always want to be a good teacher. I hope I can help you more. I hope you can be better.”就此笔者继续引申:“What should you do if you want to be better?”引出学生的回答:“We should work harder./ We should read English more./ We should try to use English more.”在这样自然的对话中,学生不但灵活运用了语言,而且还接受了思想情感教育。 只有进行框架式弹性设计,教师在课堂中才能灵活应对,自如发挥课堂生成性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灵活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教师可以在教案设计时,在右边留出一定的空间,想象课堂中可能的意外或问题,预设解决方案;或者设计几个灵活、机动的教学环节,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穿插使用。 又如:在一次公开课中,笔者执教九(上)过去完成时,这是一节语法课,其中笔者设计了一个Guessing game环节,将刘翔锻炼的图片遮起来让学生猜测:What had Liu Xiang done before he went home yesterday?笔者设想学生能给出不同的答案:He had eaten at a restaurant./ He had played cards with his friends./ He had sung songs with his friends……笔者将这些可能的答案写在教案的右边一栏,同时也设想假如学生一开始就能猜出答案“He had practised running in the playground”怎么办?如果这样,笔者会让学生继续猜,直到最后再给出正确答案。第二天课上,不出意料,第一个学生站起来就猜出了笔者预设的答案。因为课前的准备,笔者不动声色,继续让其他学生猜测。课后评课的时候,很多教师都佩服笔者的沉着冷静,说公开课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多教师都会直接表扬,放弃后面让学生猜测的过程。显然,是课前的精心预设让笔者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