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社区里“大”服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社区里“大”服务

小社区里“大”服务   编者按: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全省涌现出了一批党性坚强、作风优良、群众信任的基层党员干部先进典型。   从本期起,本刊将连续推出报道,讲述这些基层党员干部的感人事迹。   盘算惠民政策、调解邻里纠纷、关爱弱势群体、帮助居民就业……在他眼里,“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是关系群众日常工作、生活的民生大事。4月15日一大早,申民辉值守在办公室,今天他的主要工作是倾听居民的意见。因为,这一天是每月固定的“黉门问需日”,社区居民有任何烦心事、意见和建议,都能在这一天跟他面对面交流。   “人行道的窨井盖缺了一角”、“小区里的下水道又堵塞了”、“隔壁住户养狗严重扰民”……一件件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申民辉都会认真记录在“民情日记”中。他这本“民情日记”,记满了群众反映的几百件大小事,哪家人的子女上学难、哪户居民的住房难、哪里的居民行路难等情况,他都了如指掌。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要当人民群众的勤务员”。社区虽小,责任重大,下到社区不是走过场,人民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记者手记申民辉的自信不无底气。 与普通社区不同,黉门街社区非常注重民生服务,每个房间都对应着它的服务功能。在唯一一间“办公室”里,书桌上依次排列着申民辉的两部手机及工作座机,就在记者采访中,铃声交织响起,简短的应答、安排中,一个社区掌舵者的形象跃然眼前。 作为最基层的社区工作人员,每天面对婆婆妈妈的“鸡毛蒜皮”,处理纷扰难辨的邻里纠纷,落实各项惠民便民政策,还要绞尽脑汁规划社区发展……13年,不是每个人都能耐得住性子坚持下来,但申民辉做到了,靠着他的“铜头铁嘴飞毛腿”:用脑壳去碰,用嘴巴去说,用腿杆去跑。 “把社区居民当自己的家里人,认真倾听,处处为他们考虑,自然会得到大家的理解与支持。”13年的基层工作,申民辉早已尝尽酸甜苦辣,却始终没有忘记牵引他来到社区的初心――为民服务。 每到“黉门问需日”,面对带着“刺”来的居民,申民辉总是不厌其烦地聆听与讲解,直到居民微笑着离开,他才顾得上喝一口水。然而,这只是社区工作的冰山一角。   留在社区只为“服务”二字   “没有官位的品级,扎根在广阔的社区,愿做蓬勃的小草,滋润火热的土地……”这是申民辉闲暇之余创作的一首诗。如诗所言,从2001年至今,申民辉在黉门街社区一干就是13个年头,在他的带领下,黉门街社区已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先进社区,先后获得“全国社区商业示范社区”、“四川省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社区党委被评为“四川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而他也相继荣获“四川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等称号。   在鲜花与掌声的背后,是一名商人到社区书记的转型,更是老旧社区到示范社区的蜕变。   2001年12月之前,军人出身的申民辉是一家私企的老总,年薪10万元,每天开着轿车上下班,管着厂里几百号人。一个偶然的机会,申民辉成为黉门街社区党委书记,月薪只有不到800元。他还记得第一天到黉门街社区工作的情形: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简陋小板房,一张大桌子,三两张椅子,铺满了灰尘,房间里没有空调、电脑。“一穷二白,白手起家。”申民辉这样描述。   “当时心想,干得好就多干几年,干不好再找别的办法。”从老板到社区“芝麻官”,申民辉并没有感到失落,还自己掏钱为社区添置了电脑,成为当时成都首批实现办公现代化的社区。“企业做产品是服务消费者,社区干工作是服务老百姓,都离不开‘服务’二字。”就这样,申民辉带着企业家的管理经验,融入了千头万绪的社区工作。      “芝麻绿豆”非小事   黉门街社区面积不大,但人口密集,常住户4800多户、1.2万余人,由于毗邻华西医院,流动人口更是常住人口的数倍。申民辉面对的是一个环境脏乱差、生活困难群众多、社区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社区。   上任之初,申民辉靠着“铜头铁嘴飞毛腿”的毅力,走遍了社区大街小巷,与居民拉家常,与商家谈合作。为了改变社区环境,他将企业管理经验融入社区建设中,创造性地开展了“物管进社区”工作,让居民参与社区的楼院物业管理。起初,居民们不信任社区,排挤物管。申民辉就带着社区工作人员拿着清洁工具挨家逐院地打扫,时间长了,居民着实被申民辉的真诚所打动,主动配合社区物管工作,还有居民激动地书写下“社区物管好,物管费该交”的标语张贴在院落门口。   有人说,管社区不就是每天跟“芝麻绿豆”的琐事打交道吗?申民辉却不这样认为,“只要把居民当亲人,把社区的事当家里的事,就不会觉得枯燥。”看到残疾人罗正秀家中女儿没有床,寒冷的冬天,地上只有一个垫子,他当即就把家里的新床送去。为解决居民买菜难这个老大难问题,他走遍市郊蔬菜基地,多方洽谈,为社区引入“菜宅送”便民直通车,每天定时定点把新鲜又便宜的蔬菜送到居民的家门口。他还牵头开办了“暖心房”,变“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