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早期肠内营养在胃切除术中应用价值
早期肠内营养在胃切除术中应用价值 摘要: 目的:对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进行临床分析,保证患者足够的营养摄入,促进早日痊愈。方法: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我科21例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经鼻胃空肠营养给予肠内营养。肠内营养液主要选用费森尤斯公司的能全力。结果:20例治愈出院,1例因呼吸道大出血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结论:全胃切除后经鼻胃空肠营养管实施肠内营养主要是让患者快速恢复体力,患者平均体重较术前相比无减轻,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平均住院费降低20%~30%。全胃切除术后实施肠内营养是使患者早日达到康复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 全胃切除术后; 肠内营养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1-0022-01 营养是促进生长发育,保证身体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重要条件。充足的营养对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的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前对于全胃切除术患者,一般均采用肠外营养(TPN),也就是静脉输入营养液,但是长期禁食或肠外营养支持会使肠道处于无负荷的休眠状态,缺乏食物刺激会使肠蠕动受到抑制,影响消化液的分泌,从而易发生肠道菌群失调,导致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肠外营养一般费用都较高,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所以,为避免肠外营养的不足,我们采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以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21例全胃切除术后的患者。其中男18例,女3例,年龄55~76岁,平均年龄63岁。 1.2营养支持方法 :术中胃肠吻合即将结束时,将乳胶指套剪孔后装入一水果糖,以7#丝线系于空肠营养管的末端,送至空肠距Treitz韧带或空肠输出袢下30cm处,胃管保留在残胃内,作持续性负压吸引。术后第1 天就开始经空肠营养管恒速连续滴注能全力(纽迪希亚公司生产,每1000ml的热量为4184J、即1000kcal,含蛋白质40 g、脂肪39 g、碳水化合物123g),输注量从 500ml/d在3d内增至 1500ml/d ,滴注速率从 30ml/h渐增至90ml/h,热卡不足部分由肠外营养补足,灌注导管每2h用温水20ml冲1次,以防管道堵塞,术后第7天停止输注,恢复半流质饮食。 1.3观察指标: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第7天测定病人的体重、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常规及血生化系列,术后观测病人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情况及肠功能恢复时间,记录住院时间,费用及并发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x±S)表示,组内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 2结果 2.1本组全胃切除术后患者采用鼻胃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的方法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20例病人痊愈出院,1例高龄患者因呼吸道大出血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20例按照Harris-Benedict方程式经应激因子校正后计算,EN平均达到目标热量的95%(83%~100%)。患者医疗费用平均下降20%~30%,平均住院日为13d,出院时体重与入院时无明显减轻。 2.2营养指标监测:氮平衡:留取尿、粪、引流液分别检测氮量,计算氮平衡结果为(28.6±5.4)g/d。 2.3并发症:EN期间,无1例发生导管相关并发症。13例(62%)发生腹泻,无1例为梭状芽胞杆菌导致腹泻,考虑与肠壁水肿、抗生素使用导致的菌群失调等有关,通过使用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调整菌群,应用甘露醇或白蛋白减轻肠道水肿和复方地芬诺酯或洛呱丁胺减少肠蠕动后解决。呕吐3例(14%),通过减慢EN输注速度,肌内注射甲氧氯普缓解。腹胀5例(24%),调整EN输注速度、灌肠后症状改善,继续EN支持。 3讨论 病人术后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既往这些病人无营养支持或依靠胃肠外营养,但胃肠外营养有许多并发症。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具有符合生理状态,有利于胃肠道结构和功能的恢复,以及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等优点。传统观念认为只有胃肠功能恢复正常后,才可对病人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有研究证明,肠内营养一般在术后不久即可开始,尽管胃和结肠的动力可能有所减弱,但小肠功能通常在术后几小时即已恢复正常。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以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本组病人术后12~30h肛门排气,说明肠内营养可以促进肠蠕动的恢复。早期肠内营养应采用低浓度缓速输注要素肠内营养或非要素肠内营养,监测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素的摄入量。我们采用的营养液(能全力)是全营养配方,糖脂能量比例为49∶35,能量密度为1kCal/ml,这样能避免渗透性腹泻,而且为即用型液体制剂,使用方便,包含纤维成分(唯一包含6种膳食纤维,50%可溶性纤维和50%不可溶性纤维),经过肠道厌氧菌酵解可生成短链脂肪酸,刺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