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代沈周绘画风格及造诣探讨
明代沈周绘画风格及造诣探讨 摘 要 沈周是明代杰出的书画家,《沧州趣图》、《庐山高图》等都是被广为流传的作品。本文主要讲述了沈周的绘画风格以及沈周在绘画方面的造诣,以及沈周对后世的书画家们影响。 关键词 沈周 明代书画家 绘画风格 绘画造诣 影响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传统的书画艺术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不仅创作水平高,而且文化价值也极其丰富,这些与古代文人对于社会的政治、哲学、宗教、文化以及自然有着深刻的认识是密不可分的。以沈周为例,沈周是明代杰出的书画家,他的家族每一代都是读书人,因此他这一生也都是居家学习,整天吟诗作画,文化修养极高;同时沈周还是文人画中吴派画风的创始者,他将诗、书、画融合,同时还在画中融入自身的经历与感悟,使得传统的中国画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为了表达对沈周的敬意,后人将沈周与唐寅、文徵明和仇英称之为“吴门四家”,他们促进了中国艺术的发展,是中国画具有更为独特的魅力。 1沈周的绘画风格 每一位成功的画家在自身的作品上都会有自己的绘画风格,这是画家的艺术标志,也是画家创作成熟的表现。沈周独特的绘画风格,从他的花鸟画以及山水画之中便可以清晰的体现出来。 1.1沈周花鸟画的绘画风格 1.1.1广泛取材 沈周进行创作的题材十分的广泛,像牡丹、芙蓉、桃花、荷花、芭蕉、竹、玉兰、枇杷、石榴、葡萄、鸡、鹅、猫、蝉等各种动植物都可以被沈周用来创作,这些在沈周的笔下都成了具有深刻意义的客观存在。沈周的《卧游图》就涉及了鸡雏、水牛、枇杷、石榴、蝉、杏花等多种对象,不仅如此,他在68岁时所创作的写生册中更是使用了更为广泛的题材,采取了直接写生的方法,将自己所能见到的各种花花草草全部进行创作,使自身的绘画水平得以提高。 1.1.2巧妙构图 大部分的学者都认为作品的构图是进行绘画创作最关键的部分,沈周在作品的构图上拥有极高的水准,他的花鸟画大多以折枝花鸟画为主。所谓的折枝构图就是截取自然界里的花、鸟的某一部分,发挥中国画的空间与延伸的特点,能够使作品通过联想而进一步的深化。沈周对于突出作品中花鸟的性格十分重视,像《卧游图》、《辛夷墨菜图》、《慈鸟图》、《写生册》等作品中,他将花、鸟这类无感情的对象投入人的情感,通过巧妙的组织与设计,创造了“似与不似之间”这类特殊的形象,充分地表现出创作对象的神韵。 1.1.3笔墨清润,笔法娴熟 中国传统的花鸟画作品,大都是以线条来勾勒造型,同时在作品的色彩要求方面,强调的也是以色貌色。然而沈周却在这一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他舍弃了长期以来单一的以线条勾勒造型的方法,别开生面地采用了勾勒设法、没骨写生法以及水墨写意法,开创了在花鸟画中大量使用复笔的先河;沈周的复笔,使得作品具有的更强的艺术表现力,正如清代的方熏在点评《山静居画论》那样,沈周的复笔,大都是“蕴蓄之致”;王世贞也曾说过沈周在《卧游图》这一作品之中,石榴和枇杷的创作全都用的复笔,用“隐谓录用耳真也”来形容最合适不过。 1.1.4设色典雅 沈周的花鸟画可以分为水墨与设色两大类,沈周的水墨画作品流传于世上是最多的。沈周的设色画作品多以淡色系为主,像《松下芙蓉图》,画中的芙蓉花先用红色的信笔点出,然后再用白粉勾丝,叶子方面则使用没骨法勾出,而松树则是用浓墨勾出,这就使得整个画面显得秀润清雅,给人以挥洒自如的感觉。 1.2沈周山水画的绘画风格 1.2.1细沈 沈周在40岁之前的阶段被称为“细沈”时期,在这段时间内,沈周创作了许多的山水画作品,由于受到元人的审美观的影响以及自身的笔墨意趣,沈周的山水画多给人以萧瑟忧伤与幽寂冷逸的感觉,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幽居图》、《山溪客画图》、《采菱图》。以《幽居图》为例,这是沈周在38岁时所作的山水画,这也是能够进行考证的最早的有明确创作年月的作品。《幽居图》由近景、中景、远景三大部分构成,近景与远景中的山石树木用十分密集的苔点以及披麻皴绘成,叶子也是用简疏的笔法完成,这样也就使得画面有了更为浓厚的人文情怀。由于受家庭的影响,沈周在构图上与其伯父的《竹庐山房》感觉十分的类似,同时又由于师承王蒙,笔墨方面也就与王蒙相近,采用的都是较为繁密的披麻皴的绘画手法;但是,沈周在创作《幽居图》时的笔法已经加重,与王蒙的手法已有不同,这也就促成沈周自我独特风格的形成。 1.2.2“细沈”转“粗沈” 沈周在40岁到60岁之间的绘画风格开始出现变化,他的作品画幅开始变大,笔法开始由细变粗,景观的安排变得简单,笔法也变得有柔有刚,散笔和整笔兼用,整个作品都显得潇洒豪放。《庐山高图》是沈周绘画风格开始转变的开始。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不断总结,沈周的山水画变得更加的个性突出;《魏园雅集图》是沈周山水画由“细沈”到“粗沈”最具风格的作品之一,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