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种业变革中媒体作为
种业变革中媒体作为 粮安天下,种作基石。种子的好坏直接关乎农民的收成,关乎国家粮食安全。一直以来,种子市场也是农资领域的重点报道对象,是“三农”媒体的热门话题。 今年春耕期间,以荆州小北门农资市场为代表的江汉平原稻种市场出现了罕见的市场波动――杂交稻种价格普降到20%-50%。春耕种市何以出现异动?对此,《农村新报》记者专门赴荆州进行了实地调研,并采访了管理部门、种子企业代表、经销商和农民,掌握了大量一手材料,对杂交稻种的降价现象、成因和影响进行了深入剖析。同时,开辟了“春耕种市观察”独家专栏,先后刊发了《荆楚劲刮杂交稻种降价风》、《稻种价格战究竟伤害了谁?》、《种价讳莫如深的背后》、《面对种业乱象 名企勇扛大旗》、《转型阵痛期更需责任与担当》等5篇系列报道,反响强烈。 从农资广告中获知种市乱象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每年三四月份,正是种子等农资销售的旺季,也是农资广告投放较集中的时期。今年3月下旬,《农村新报》广告部工作人员在惠民种业、荆楚种业等湖北种子龙头企业洽谈广告业务时,这些企业老总却焦头烂额,接到的全是种子经销商的告急电话,声称“今年种子生意不好做,必亏无疑”,无心投放广告。 何以如此?原来是杂交稻种价格出现了始料不及的狂降,让种企措手不及,无心投放广告。“种粮大县”监利县的“两系”稻种价格可见一斑:该县“广两优96”由去年的40元一斤降到了今年的26元一斤,“齐两优908”由去年的32元一斤降到了今年的16元一斤。 降价原因何在?龙头种企纷纷大吐苦水:今年,很多小型种子企业和经销商不顾制种成本,纷纷降价抛售稻种,吸引农民购买,逼的龙头种企跟风降价。但大型种子企业的研发、运营成本高,如此降法将会导致亏损。他们认为:今春稻种市场价格战的背后,是严重的市场失范。小厂家、小品牌纷纷制售质量参差不齐的稻种,然后套牌销售,混淆视听误导农民,竞争手段已脱离正常轨道。 种企老总的“吐槽”引起了编辑部的高度重视,为此,我们开始着手调查,在荆州,记者详细了解了稻种降价的各方反应――大种企慌神、小种企得利、农民坐享降价“福利”。回来后,我们率先推出《荆楚劲刮杂交稻种降价风》,先期披露现象。 狂降背后,或有重重隐忧,但管理部门却有着不同的理解。省种子管理局副局长吴和明认为这是“市场规律使然”。他认为:今春杂交稻种价格全国普降,只是湖北降得特别明显。吴和明称:全国稻种总量供过于求,前几年制种过多,很多企业在消化往年种子库存;新审定的稻种纷纷上市,冲击市场导致老品种降价;新型农业主体的大量出现,让种企也主动降价。他认为,降价对农民是好事,也将促进种子行业“洗牌”。 从“市场规律”中透析行业症结 一边是大型种企揭露乱象,一边是管理部门认为“正常”,两种说法,我们都没有偏听偏信,毕竟,报道不是单为哪一方“背书”。 经过扎实采访,记者认为,仅用“市场规律”一说无法完全解释种市乱象。低水平的价格战,大幅压缩种企利润空间,对整个种子行业形成巨大冲击,不利于激励种业“育繁推”一体化,损害了种业创新的良好环境。 为此,在前篇揭露现象的基础上,我们推出了《稻种价格战究竟伤害了谁?》。在这篇稿子中,我们循序渐进,重点剖析了其深层原因和产生的连锁反应。 一是大限将至,中小种企浑水摸鱼。2011年,为了逼迫小型种子生产企业退出市场,鼓励大型种业公司增加研发投入,我国出台种业新政,大幅提高种子行业的资金门槛。2015年,大批中小种企的生产经营许可证将失效,为此,这批中小种企为去库存,减少损失,疯狂降价销售,导致稻种市场剧烈波动。退市前夕的最后疯狂,还有更多表现:中小种企随意贱卖品种权,收取管理费;经销商套购种子,挂靠资质,低价售卖残次种子;部分外省制种基地以低至几块钱一斤的价格将种子卖给一些经销商。这批种子大多没有植物检疫证、生产许可证、纯度鉴定书,农民种下去后,收成几何十分难说。 二是龙头种企积极性受挫,制种成本难保。大型种企要养科研团队,研发投入巨大,制种风险也大。且推出一个成熟的品种往往需要几年的试种观察,所有指标和程序都要合乎国家规范,无法跟风“打价格战”。以荆楚种业为例,该公司每年科研、物流、人工、财务方面的成本近3000万元。 三是初步进行了市场预测,明年乱象仍将延续,种业或将雪上加霜。记者获悉,我省仍有1000万公斤种子的库存,这批种子将进入明年的销售市场。中小种企的渐次退市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种业价格战明年很可能延续。耐人寻味的是,这样的市场形势下,在大公司减少制种面积的同时,有的小厂家在尝到坐收渔利的甜头后,甚至大幅增加制种面积。 跟进的这篇《稻种价格战究竟伤害了谁?》,我们配发了“记者手记”,提出了如下观点:“市场规律”下的种价下降,本是必然,但管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3G409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conv.docx VIP
- WIP.010-SIE EBS标准化操作手册- 按订单装配 (ATO) 制造.pdf VIP
- 2025入团考试100题题库(含答案).pdf VIP
- SG111-1~2: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图设计表示方法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2008合订本).docx VIP
- 最新水利工程维护养护定额标准.docx VIP
- IQ-FMECA软件操作手册—功能与使用.pdf VIP
- WIP.006-SIE EBS标准化操作手册-资源事务处理.pdf VIP
- WIP.009-SIE EBS标准化操作手册-离散任务状态.pdf VIP
- 消防维保质量保证体系.docx VIP
- 2024年四川成都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