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农村教师教学倦怠情绪起因
试析农村教师“教学倦怠情绪”起因
摘要:农村教师是我国特殊的教师群体,与一般城市教师相比,他们工作条件差、基本职业健康保障难以落实、待遇低、工作人际关系紧张等。在不知不觉中,他们自己的精神和心灵开始出现了各种的病症和问题,并且日益危及到教师自身以及他们所守护的孩子,严重影响教育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教师;教学;倦怠情绪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140
“教学倦怠情绪”是一种厌职现象,是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因主客观的原因而感到烦躁或痛苦的心理状态或现象。笔者就“教学倦怠情绪”的表现和起因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马山县20所农村中学的1084 名教师进行了调查。3所是县属的农村普通高中,共192 位教师;16所是农村初中,共840 位教师;还有1所是100多人的农村职业中学。笔者先采用半封闭的问卷调查法,调查了这1084 位教师,从中选取了30 位教师进行了访谈。调查显示,1084位教师中有近994人(占91.67%) 的教师存在着轻重程度不同的“教学倦怠情绪”。
一、农村教师“教学倦怠情绪”表现概述
调查显示,农村教师“教学倦怠情绪”问题的外在表现形式有两种:
1. 客观性“教学倦怠情绪”表现。这种“教学倦怠情绪”表现是由客观外界因素刺激个体,引起个体心理失衡而引起的心理表现,并外显为态度和行为。
(1)厌恶教育教学工作和业务学习:①厌恶备课:不钻研教材,更有甚者则连教案都不写,随你学校检查扣钱,完全摆出一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式。②厌恶上课:上课时思维迟钝,照本宣科,念完了事;或者牢骚满腹,斥骂学生,甚至体罚学生。③厌恶作业批改与辅导:讨厌批改学生作业,学生作业交上来,写个日期了事;对学生的辅导缺乏耐心。④厌恶考试:讨厌批试卷。还觉得考试不是考学生,而是在考教师。⑤厌恶业务学习:不主动去学习、“充电”,任自己的知识逐渐老化,即使参加继续学习也是迫于无奈。
(2)疲劳倦怠:每天都感到浑身无力,不管何时都非常想睡觉,精力不济,干事没劲, 工作效率很低。
(3)不感兴趣,颇感压抑:认为误入??书之门,并不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故而对教书始终毫无兴趣可言,总想跳槽,得过且过。
2. 预期性“教学倦怠情绪”表现。这种“教学倦怠情绪”是由自己的主观预想引起的心理表现。
(1)自卑心理:总感到自己的功底、能力和理论水平不如人家,做事底气不足。
(2)畏惧心理:害怕安全出事,责任担当不起,于是在工作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求平安无事。
(3)失落心理:对教育教学付出很多,可学生进步甚微,工作付出与成绩回报不成正比; 感到教师工作辛苦,但工资不高,丧失工作热情。
二、农村教师“教学倦怠情绪”的起因
1. 客观性起因。有些“教学倦怠情绪”是由外界客观因素刺激教师而产生的。我们把这种起因称为客观性起因。
(1)工作负担过重。调查中发现有72%的教师抱怨工作量大、工作时间过长,在所有问题中排行居首位。因为农村中学的学生都是寄宿制的,教师的工作除了正常教学外,还要承担许多繁杂的非教学任务。根据笔者对所调查的学校的考勤统计, 初中教师的平均工作时间是9.5 小时,班主任 12 小时;高中教师的平均工作时间是11 小时,班主任13 小时。如此大的工作量,如此长的工作时间,使教师疲惫不堪。长期的疲劳使人产生倦怠,敷衍了事,进而“厌教”。
(2)经济压力过重。调查发现有65%的教师的经济入不敷出或负债。这主要是青年和中年教师。农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的福利几乎是零,学校无力承担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的费用。青年教师要办的事情很多,要结婚、要买房子、要晋级等。农村中年教师的配偶大多没有工作,靠一个人的工资维持家庭开支。经济压力过重,使得农村中学的大部分教师对这一职业不满意,感到很清苦,使工作热情锐减。
(3)升学压力过重。在调查中发现初中有50%、高中有60%的教师感到升学压力很重,使人“厌教”。升学考试成绩是考核教师的最主要的指标。若考不好要受到社会舆论、家长的压力,还要受到学校领导的批评甚至处罚。过重的升学压力使教师处于高度紧张之中,使人身心疲惫,抱怨职业不好,衍生“厌教”。
(4)学历进修、职评及班主任心理压力大。近年来,要求教师高学历,小学要求大专,初高中要求本科或研究生。于是在工作之余参加自考、函授,以提升自己的学历。为了评职称,得参加名目繁多的培训、进修或考试。如果是班主任,压力更大。特别是期末的时候, 班主任要填多少份表格,要写多少份评语?笔者曾经很“无聊”地进行过统计,结果令人震惊不已,高中班主任竟要填写超过四百张表格!学生学籍表,学生评价手册,教学常规检查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