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再论翻译本质是重述
再论翻译本质是重述 一.引言 关于翻译本质,古今中外有许多的论述和研究。许多学者指出翻译是一种文化活动,在实现文本信息的对等基础上,兼顾文化再现。而以美国的尤金.奈达、英国的纽马克等语言学理论的译论家则认为翻译的本质是科学,因为语言学的发展揭示了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的规律。2007年,莫娜?贝克教授演讲中提出的“翻译的本质是重述”引发了学者们关于翻译本质以及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思考,因而笔者认为有必要探求“翻译的本质是重述”这一命题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二.翻译本质的探求 关于翻译的本质,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关于翻译是一种怎样的活动;二是关于翻译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活动(王克非, 1997:47)。这两点囊括了翻译的定义、概念和分类。翻译到底是文化活动还是科学,到目前也未有统一的说法。 上世纪五十年代,《翻译通讯》的主编董秋斯指出:“早有人说过翻译是一种科学,就是说从一种文字译成另一种文字,在过程中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王克非,1997:47)。 有人主张翻译是一种具有艺术性的文化活动,因为翻译主要是分析语言和对照文本,还涉及到不同语言所负载的文化。王克非教授将翻译重新定义:“翻译是译者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述出来的文化活动”(王克非, 1997:49)。 纽马克认为“翻译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说翻译是科学,是因为有些东西只有一种译法,必须学会……说翻译是艺术,是因为有些东西能有各种不同的译法…”(王宗炎, 1982:16)。 三.“重述论”与经典翻译理论的联系 贝克教授在其新书《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释》(2006)中,把叙事作为本体论条件,举例说明所有翻译理论,本质上都是叙事(赵文静,2009:34)。在应邀接受翻译理论家Andrew Chesterman教授的采访中,贝克用中性词“重述”来描述翻译。尽管翻译本质上是“重述”或者“再创造”,“再叙事”绝非“随意叙事”,仍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 (一)“重述”与“忠实”原则 无论翻译理论、研究、实践经历了多大的发展和进步,翻译的科学标准之一仍然是尽可能追求忠实原作。18世纪末,爱丁堡大学历史教授泰特勒提出了评判翻译的三大标准,“译文应完全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相同;译文应与原作一样流畅”(Tytler,1790)。泰特勒翻译三原则从内容、风格和语言表达三个方面来评判译文的好坏。 原文:我不由想起孔子一句富有哲理的名言,叫做“四十而不惑”。意思就是人到成熟之年,有更加开阔的眼界和更为豁达的心胸。(资料来源:李克强总理在2010年达沃斯论坛特别致辞) 分析:使用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开展外交能为外交语言增色,同时增强说服力,但理解这些语言要表达的信息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蕴,在翻译时不仅要传达原语信息,更要再现语言背后的文化。 参考译文:I cannot help thinking about a philosophic proverb “When one becomes 40, he’ll no longer suffer from perplexity”, said by Confucius, which signifies that when one reaches maturity in age, he will have a broader vision and be more open-minded. (二)“重述”与“功能对等理论” 西方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认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67)。“功能对等”即目标语与源语在功能上“对等”或“相同”。在访谈中,贝克教授提到“我认为不应该抛弃对等概念,否则很难进行原文和译文的对比”(赵文静, 2009:36)。 原文:轻轻的我走了;译文:Very quietly I take my leave 原文:正如我轻轻的来;译文:As quietly as I came here。 原文:我轻轻的招手;译文: Quietly I wave good-bye。 原文:作别西天的云彩;译文:To the rosy clouds in the western sky。 . (资料来源:原版英语网) (三)“重述”与“功能目的论” “功能目的论”认为译者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物应该是译文在译语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交际功能。也就是说,翻译方法和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陈小慰, 2006:16)。“功能目的论”并未“惟功能论”,同时还应该强调“忠实”,即“功能+忠实”。 原文:此次参加法兰克福书展的中国出版物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包罗万象,涵盖历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