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非散文现代主义文本
一个非散文现代主义文本 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的心目中有一千个“汉姆莱特”,说的是因读者思想情感、人生经历、艺术理念、文化修养等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文学鉴赏的个性差异;其实,莎士比亚的笔下只有一个属于作者审美创造的“汉姆莱特”。分析任何一篇文学作品,都必须把握它的个性特点,只有把握住了作品的特殊性,才能通过解读走近作者与进入作品,解读出读者大致都认可的、大致属于作者的“汉姆莱特”来。 我们解读《云南冬天的树林》(以下简称《树林》),就得把握这篇散文的特殊性,而把握这篇散文特殊性的关键,就是要把握作者于坚写作这篇作品的特殊的艺术理念。因此,简要介绍于坚就很有必要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于坚与韩东、丁当等创办《他们》杂志,成为继朦胧诗思潮之后诸多“新生代诗”中“他们派”的一员。他们以平民主义的态度反对诗歌的“精神贵族的角色”,主张消解与弃绝诗人的“政治动物”“文化动物”“历史动物”的三种角色(韩东《三种角色之后》),因而主张诗应该回归到诗人本位的个体、诗人生命本身的真实及诗人灵动的感觉上来;于坚对他们诗美的理想境界则进一步解释说,“诗歌已经到达那片隐藏在普通人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底下的个人心灵的大海”(于坚《诗歌精神的重建――一份提纲》)。在形式上,于坚背叛隐喻与意境的艺术传统,以极端的“非诗”的形式,对诗的传统文本进行了戏仿,――即对一些日常生活碎片进行了随意的拼贴与组接。其诗集《诗六十首》《宝地》《对一只乌鸦的命名》,就是他实践其现代主义艺术理念的证明。而《树林》这篇散文,同样生动地彰显着于坚所坚守的诗歌创作的艺术理想。 于坚所写的,是他家乡云南省具有神秘与魔幻色彩的树林。它有很多世界之最:有世界茶花开得最多最盛的地方――玉峰寺万朵茶花树;有世界最轻的树――轻木;有世界上最长寿的植物――龙血树;有世界最大的杜鹃花树――杜鹃花树王。这里还有很多至少是中国之最:如最高的树――望天树、木质最坚硬的树――铁力木、价格最昂贵的医用树种――红豆红杉、生长最快的树――奇迹树、最大的树――树冠面积达5.5亩的榕树王、最长寿最大的茶树――勐海茶树王等等。作者所叙写的是整体的云南冬天的树林,不是像一般写景散文固定于某个具体的地理空间位置的景物。――因为于坚所感受与感觉的,是整体的云南冬天的树林。当有意识地规避了“政治”“文化”“历史”内容表现的时候,也就是当文学不再刻意表现政治功利与社会功利的时候,作者就自然回归到“普通人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底下的个人心灵的大海”,也就是真正回归到他个人生命的感受和感觉上来了。特别向读者说明这一点,对理解《树林》是十分必要的。――这篇散文看起来篇幅很长,也很难解读。其实,如果我们只要用上述于坚自己的创作理念来按图索骥,就不难理解作品的内容及其文本形式了。 《树林》的前半部分,书写对云南冬天树林生命的哲理感悟;后半部分写对云南冬天树林生命的审美感觉。下面就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解读。 对云南冬天树林生命的哲理感悟,是通过以下三个步骤来书写的。 首先,作品开头就写道:“在冬天,云南的树一片苍绿。”即明确指出,云南冬天树林的总体特点,是永远的、充满生命汁液的绿。我们知道,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所以气候也很复杂。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具有冬暖夏凉、春满四季的气候特征。因此,特殊的地理与气候造成的生态环境,使整个冬天的云南树林保持着生命的旺盛与充盈:“无边无际的绿色也不落去。”冬天尚且如此,春、夏、秋就更不用多说了。这一步骤,作者通过云南树林绿色的整体描述,感悟到树林之生命是永远的存在。 其次,通过与北方冬天的比较,强调并说明云南的冬天,不是人们常见常说的“冬天”的概念与意象,这里没有史蒂文森笔下描述的“实况”;在这里,没有冰雪,四季温暖如春;在这里,“冬天”只能作为一个时间概念,给人们以各种浪漫的、传奇的,与云南冬天永远相悖的想象。在这一比较的步骤中,作者虽然没写树林只写季节,但从季节上进一步强调与感悟云南树林生命的永在。――这里肥沃的低纬度山原与温润和煦的季风气候,永远是绿色的摇篮与温床。 第三个步骤,从树叶的“死去”感悟云南树林生命的永在。虽然这里的树林四季常绿,但“树叶同样会在云南死去”,即使在“生气勃勃的春天”亦是如此。作者同样以与北方树林暗暗进行比较的手法写云南树叶“死去”:死,非季节性的,永远只是单个的;“你永远看不到它们全体死去,看不见它们作为集体,作为‘树叶’这个词的死亡”;而北方树叶的死去则是季节性的,是“集体”“死去”,秋风扫落叶,脱光了树叶、只留下树枝树干,分明宣告着“一个季节的结束”(秋季)。惟其如此,作者感悟并礼赞云南树林生命的伟大和永恒。“连续不断的死亡和连续不断的生命在云南的每一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泡沫铝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docx
- 智慧城市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47页).pptx VIP
- 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育人故事一等奖:从“心”擦亮星星的光.docx VIP
- (高清版)-B-T 41932-2022 塑料 断裂韧性(GIC和KIC)的测定 线弹性断裂力学(LEFM)法.pdf VIP
- 上海牛津英语5B知识点汇总.docx VIP
- 华为交换机配置教程(从入门开始)-华为交换机详细教程.pdf VIP
- 机械创新设计第七章 仿生原理与创新设计 .ppt VIP
-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件.ppt VIP
- ISO 55013-2024 资产管理-数据资产管理指南(中文版-雷泽佳翻译-2024).docx
- 发改价格〔〕670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