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二语文下册第1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战国策》。????? 3.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4.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5.?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理读课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 教学难点???反复诵读,体会邹忌进谏的技巧。?? 一、资料助读?? ????1.《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的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最初有《国策》《国事》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战国策》语言活泼流畅,粗中有细,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如善于讽涑的谋臣邹忌,任性顽固的贵族老妇人赵太后,追逐功名富贵的策士苏秦。另外,还特别善于运用一些讽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战国策》不愧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王大绩讲高考诗歌鉴赏
HYPERLINK /g3/lesson/c/s10106/?c=vip866329 \t _blank 王大绩讲高考作文?
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
HYPERLINK /g3/lesson/c/s11991/?c=vip866329 \t _blank 林斌讲英语完形填空
林斌讲英语阅读理解?
HYPERLINK /g3/lesson/c/s11298/?c=vip866329 \t _blank 李俊和讲高中英语写作
2、解题?? 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的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变著称。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籍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谋士淳于髡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邹忌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人治。 二、读准字音。?? 帙丽??????朝服???????衣冠??????窥镜???????期年???????朝于齐???????间进? 三、《邹忌讽齐王纳谏》重点知识系统解析:? 1.?通假字:?孰:通“熟”,仔细。例:孰视之。?
2.?实词:?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这里指身高)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偏爱)③?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的确,确实)④?面刺寡人之过者(刺:指责)? ⑤?时时而间进(间:间或,断断续续地)⑥?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 ⑦?期年之后(期:满一年)?⑧?能谤讥于市朝(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讥:微言讽刺)(注:讽:微言劝谏)? 3.?虚词:? “于”? ①?欲有求于我也(于:介词,对)②?皆以美于徐公(于:介词,比)? 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于:介词,在)④?皆朝于齐(于:到)? “而”?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而:连词,并且)②?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而:表顺接连词,于是)③?时时而间进(而:连词,表修饰)? 4.?词类活用:? ①?名动:朝服衣冠(服:穿戴)②?名状:朝服衣冠(朝:早晨)????暮寝而思之(暮:夜晚)????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当面)? ③?使动:闻寡人之耳者(闻:使…听到)④?意动:吾妻之美我者(美:认为…美)? 5.?古今异义:? ①?讽[今]?用含蓄的话劝告或讽刺,不单用,用在含贬义的“讥讽”“讽刺”等词语中。? [古]?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 ②?明日:[今]?今天的下一天。[古]?“次日”“下一天”。不限于指今天的下一天,课文指后天。? ③?美丽:? [今]?不能用于修饰男子,只能修饰妇女。[古]?能修饰男子。? ④?地方:? [今]?部分、区域、本地,跟“中央”相对的行政区划。? [古]?两个单音词。地。土地,国土。方,方圆,纵横。? 6.?特殊句式:? 省略句:? ①?与(之)坐谈(省宾语)②?问之(于)客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二语文上册第5课《长征》节选课堂活动导学案苏教版.doc
- 初二语文上册第6单元多角度描写景物(写作)学案新人教版.doc
- 初二语文上册第6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新人教版.doc
- 初二语文上册第6单元第21课《小石潭记》教学案语文版.doc
- 初二语文上册第6单元第23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案语文版.doc
- 初二语文上册第6单元第24课《满井游记》教学案语文版.doc
- 初二语文上册第6单元第25课《诗词五首》教学案语文版.doc
- 初二语文上册第5课《长征节选》导学案苏教版.doc
- 初二语文上册第6课《枣核》第二课时导学案苏教版.doc
- 初二语文上册第6课《黄果树瀑布》同步练习北师大版.doc
- 初二语文下册第12课《致女儿的信》学案鲁教版.doc
- 初二语文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核舟记》学案苏教版.doc
- 初二语文下册第14课《坐看牵牛织女星》教案北京课改版.doc
- 初二语文下册第14课《大雁归来》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 初二语文下册第13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北京课改版.doc
- 初二语文下册第17课《白杨礼赞》教案北京课改版.doc
- 初二语文下册第18课《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教案北京课改版.doc
- 初二语文下册第19课《济南的冬天》教案北京课改版.doc
- 初二语文下册第1课《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学案北师大版.doc
- 初二语文下册第1课《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教案北京课改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