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六章社会动机.ppt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社会动机 1、社会动机概念 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内在社会动机和外在社会动机的涵义和关系 3、成就动机理论的发展与研究 4、成就动机的培养与训练 5、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6、自我实现的人的特征与价值 第一节 社会动机的概述 一、社会动机的定义及其分析 二、动机由需要激发 三、动机与活动效率 一、社会动机的定义及其分析 社会动机(social motivation)有人说是表达人的动机的社会的方面(加藤义明,1987),也有人认为人的动机以它的本性而言是社会的,故动机也不可以称为社会动机(朱智贤,1989)。 (一)动机定义 1、动机( motivation ):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2、动机有两个方面的作用: (1)活动性(activity) 个人怀有某种动机之后,能对其行为发出推动作用,表现为对其行为的发动、加强、维持、甚至中止。 (2)选择性(selectivity) 具有某种动机的人,其行为总是指向某一目的而忽视其他方面,使其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二)动机的复杂性 1、动机与与行为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1)有些行为具有明确的动机而有些行为的动机不是很明确。 两类行为: A、表现性行为(或内因行为)(autochthonous behavior):如健康的人走路时脚步的轻快,不是动机性行为。 B、应对性行为(或外因行为)(allochthonous behavior):如努力工作、追求目的等,属于应对性行为。 (2)个体的行为往往同时受多种动机的影响。行为的不同阶段主导动机不一样。 学习阶段——对专业的兴趣 考核阶段——争取好成绩 结束阶段——博士,受到别人的赞赏等 二、动机由需要激发 麦独孤(McDougall,1908)把人的本能作为人的行为的动机,本能具有动机作用。后来一些心理学家用需要来代替本能的概念。 (一)个体的生理和心理需要 (二)需要缺乏而激发动机 墨瑞的需要一览表 需要、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三、动机与活动效率 1、内驱力理论(drive theory) 认为两者是线性关系,既动机、驱力、唤醒水平提高,活动的效率也相应提高。 2、倒U型理论(inverted-U theory)或耶基斯·多德森定律(Yerkes-Dodson law) 认为两者是曲线关系,既高动机与低动机与低水平活动联系,而中等动机与高活动效率联系。 动机与活动效率 三、动机与活动效率 两种理论都相对正确,这主要决定于活动的性质和难度。跑步等需要体力的活动,内驱力理论是正确的;智力活动需要复杂的、控制的、协调的活动,则倒U型理论适用。 社会生活中激发人们的动机还有很大的潜力。詹姆斯指出人只用了头脑和身体资源的极小部分。按时计报酬的工人只发挥了20%-30%。 第二节 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一、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概述 二、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关系 三、内在动机与创造性 四、影响内在动机的因素 一、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概述 (一)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是指人们对活动本身感兴趣,活动能使人们获得满足,是对自己的一种奖励和报酬,无需外力作用的推动。 布鲁纳(Bruner)指出内在动机有三种内驱力引起: 一是好奇心;二是好胜心;三是互惠内驱力。 哈克曼和奥尔德姆(Hackman and Oldham)认为五种工作特性能够引发人们的内在动机:技能多样性;任务多样性;任务重要性;自主性;回馈性 (二)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缺一不可 个体获得成功的方式来源于不同的动机。 莱维特(Leavitt,1983)的研究: 1、内在取向模式(Intrinsic-direct style) 2、竞争取向模式(Competitive-direct style) 3、权力取向模式(Power-direct style) 1、内在取向模式(Intrinsic-direct style) 是由内在动机激发的行为,人们喜欢任务的要求和挑战,把他们的活动与自身内在的优秀标准进行比较。 2、竞争取向模式(Competitive-direct style) 由外在动机所激发出来的行为,人们把自己与他人或者他人的成就进行比较。这类人不仅想成功,而且想胜过他人。对这些人来说竞争是完成任务的不可缺少的方面。 3、权力取向模式(Power-direct style) 是由外在动机激发的行为,人们试图控制别人,或者控制其他资源、环境,以完成任务。这类人工作中常常把任务分派给他人完成,但是同时保持着控制权,操纵整个环境。 二、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关系 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在有些情况下会发生互相排斥作用。 狄西(Deci)的研究: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并不是简单的相加的关系,而高度的外在动机会妨碍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