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BT1处理对降香黄檀硬枝扦插生根及其关联酶活性影响
ABT1处理对降香黄檀硬枝扦插生根及其关联酶活性影响
摘要:为揭示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硬枝扦插苗的生根机制,取降香黄檀4年生母树上当年生硬枝制穗,比较50、100、200 mg/L ABT1生根剂处理的插穗,观测降香黄檀硬枝扦插苗的生根特性,研究扦插生根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等生根关联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降香黄檀属于愈伤组织生根类型,用100 mg/L的ABT1处理插穗,明显提高生根率和生根质量。在降香黄檀硬枝扦插生根过程中,相关联氧化酶活性均成规律性变化,其中PPO、SOD、IAAO的活性在扦插后逐渐升高,在根系形成期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而POD的活性在扦插后逐渐升高,在根系形成期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接着又逐渐升高,在根系伸长期达到另一个峰值,最后又逐渐下降,呈现双峰趋势。
关键词:ABT1生根剂;降香黄檀;硬枝扦插苗;关联酶;生根特性
中图分类号: S792.280.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7)08-0138-04
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别称黄花梨,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黄檀属(Dalbergia)乔木,是海南省特有的珍稀濒危树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木质结构细致、质地重、极耐腐、花纹美丽、芳香气味长留,是制造高档家具和精美工艺品的材料。降香黄檀具有极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且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是值得推广种植的珍贵树种[2]。降香黄檀一般采用播种、扦插的方式繁殖,但播种繁殖较慢,技术不成熟、不稳定,实生苗总量较少且优劣混杂,极大地限制了优质降香黄檀人工林规模化发展。因此,探索降香黄檀的无性繁殖技术尤为重要。目前研究多局限于多种因素影响下的降香黄檀扦插繁育技术体系,如前人研究的扦插基质、插条类型、激素类型、激素浓度、浸泡时间5个因素对降香黄檀插条生长指标的影响[3],而对生根机制的研究鲜见报道。本研究探讨不同浓度的ABT1处理对降香黄檀硬枝扦插苗生根的影响,分析扦插生根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等生根关联酶活性变化,旨在为确定建立高效的降香黄檀扦插体系,加快降香黄檀树种推广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试验地概况
在三亚学院园林教学试验苗圃进行试验。该地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地处109°53′92″E,18°32′72″N,海拔200 m。年平均气温25.4 ℃,7月平均最高气温28.3 ℃,1月平均最低气温20.7 ℃,紫外线强,光照充足,全年日照时间约 2 563 h。干、湿季节分明,7―11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
2材料与方法
2.1扦插试验
于2016年4月初在三亚学院苗圃内进行扦插试验,插条取自三亚学院崖台山黄花梨种植园内,2012年栽植的降香黄檀母树基部当年萌芽条中生长健壮、?o病虫害的木质化硬枝。摘去下部叶片,保留2~3张上部叶片和顶芽,剪成长度为 8~10 cm的插穗,下切口平剪,用石蜡涂抹上切口,剪好的插穗每20根为1捆,用1 000倍多菌灵溶液浸泡20 min晾干后备用。扦插前用浓度为50、100、200 mg/L的ABT1溶液浸泡2 h,对照用蒸馏水浸泡2 h。扦插基质为珍珠岩、蛭石、细河沙的混合基质(体积比为5 ∶3 ∶2)。扦插后保持遮光率50%左右,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温度控制在20~30 ℃,按照需要进行喷雾处理,常规管理。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处理80根插穗,3次重复。扦插深度为穗长的2/3,密度为50根/m2,保持基质湿润,每周消毒1次(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交替使用)。新叶完全展开后每隔15 d喷1次0.2%尿素溶液。
2.2测定指标
2.2.1生长形态指标扦插10 d后观察插穗愈伤组织形成情况和出现不定根的情况。以后每隔2~3 d观察1次,至切口愈合。统计和测定的指标有:愈伤组织出现期(d)、生根始期(d)、生根率(%)、不定根条数(条)、不定根长度(cm)。
2.2.2关联酶指标扦插后每隔4 d采样1次,每区随机取5株插穗,采样后洗净吸干水分,先观察生根情况,然后取插穗基部3 cm表皮部分别测定POD、PPO、SOD、IAAO的活性,3次重复。
2.3测定方法
PPO活性采用焦儿茶酚比色法方法[4]测定;POD活性采用愈创木酚法[5]测定;SOD活性采用氯化硝基氮蓝四唑法[5]测定;IAAO活性用比色方法[6]测定。PPO以1 g鲜样品 1 min 的D410 nm光密度变化0.01个单位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