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1945年在华日资工业企业扩张及其特点.docVIP

1937―1945年在华日资工业企业扩张及其特点.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37―1945年在华日资工业企业扩张及其特点

1937―1945年在华日资工业企业的扩张及其特点   摘 要:1937-1945年,日资在华工业企业大肆扩张,以华中沦陷区为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37年下半年至1938年上半年,战争初期日资工业企业迅速复工,开始对华资企业进行“军管理”“委任经营”;第二阶段:1938年下半年至1940年下半年,日资企业大肆扩张,新设企业成倍增长;第三阶段:1940年下半年至1942年上半年,日资企业运营出现下衰的同时,接管租界英美企业实行“军管理”;第四阶段:1942年下半年至1945年战争结束,日资企业运营继续下衰,逐渐走上最后崩溃。抗战时期日资工业企业的大肆扩张主要是以占领者的淫威为前提条件,在占领军的直接干预下,运用非正常手段获取的,其发展状况与整体战事的发展变化紧密相关。   关键词:华中沦陷区;日资工业企业;军管理;委任经营   中图分类号:K265;K313. 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5)05-0136-14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对中国进行最大限度的经济掠夺,作为中国工商业最发达的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中沦陷区自然成为日军实施对华经济掠夺与统制的重点区域。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不仅使沦陷区工业遭到严重破坏,更施展占领者的淫威,对沦陷区资源大肆掠夺、侵吞,前后攫夺了大量华资及其他外资的工业企业,并在此基础上极度扩张了日资企业在沦陷区的生产规模与能力。八年间,日资在华中沦陷区的工业企业随着战事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由战争初期程度性受损与短期恢复,进入相持阶段的急剧扩张,太平洋战事爆发后的继续扩张与萎缩并行,战争失败前走向全面崩溃。这一过程充分反映出日资在华工业企业依靠军事掠夺与经济统制得以扩张的基本事实,以及因受战争影响最终走向萎缩、崩溃的必然结局。   迄今为止,学界对日军在沦陷区经济破坏及资源掠夺的研究已经形成相当数量的成果,然而这些成果的视角都集中于中国遭受的破坏及损失,鲜有从日本在华企业战时扩张角度加以研究的成果;另一方面,有关日本在华工业投资的研究亦有不少成果,这些成果对了解日本在华工业发展的投资规模有相当的价值,但研究的时段基本截止到全面抗战爆发前,鲜见全面抗战时期日本扩张在华-业规模、生产能力的研究成果。事实上,全面抗战时期日本在华工业的扩张情况,无论对抗战史、中国近代工业史及企业史的研究而言,都是必须理清、讲透的问题,如日资在华企业在日本占领军的军事庇护下,使用怎样的手段实行扩张,工业规模扩张到怎样的地步,在不同的区域又形成了怎样不同的特点等问题都值得探讨。   战时日军当局对各沦陷区的工业企业都实行了严格的“军管理”。而在华中沦陷区,日军当局首先将经济事业划分为“统制事业”和“自由事业”两大类,前者以直接占领和“同策会社”的方式把军工、船舶、机器及公用事业等与军事相关或控制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置于“军管理”下,而对如纺织、面粉、烟草、啤酒、造纸、铁工等民生行业,日军当局则以“委任经营”、“中日合办”、“租赁”、“收买”等方式实行“军管理”,华中沦陷区除了战火损毁和内迁的企业,大部华商工业企业及太平洋战事爆发后全部英美工业企业,相继遭到上述方式的攫夺,而日资在华工业企业则在占领军的庇护和经济统制下,获得了一个非正常的极端扩张机会,不仅日资在华原有工业企业显著地膨胀起来,新工业企业亦成倍增加。本文即对战时华中沦陷区所谓“自由事业”的“军管理”过程,分四大阶段进行梳理、分析,以期对抗战时期日资在华工业企业迅速扩张,这一迄今为止学界研究十分薄弱的问题做一相对深入的探析,通过华中沦陷区的具体事例,了解、考察战时日资在华工业企业大肆扩张的路径及其特点。   一、恢复生产及攫夺华资企业的初步扩张阶段(1937.7-1938.6)   1937年8月淞沪战役爆发,11月26日上海沦陷,日军占领上海后又相继占领了南京及苏浙皖三省部分地区,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中沦陷区。据调查,1935年上海工厂数约占全国的40%,资本额则占全国的50%,产品总值占全国的60%以上,足见上海工业在全国所占地位之重要,而华中沦陷区的工业更是以上海为中心。由于统计资料的匮乏,关于整个华中沦陷区的战时工业损失数据不详,上海战时损失的统计资料亦不甚完整,从现存资料中可以看到,战火使上海工业受到严重破坏。据上海市政府社会局调查,到1937年上海全市工厂共计5525家,其巾适合“工厂法”之规定的有1000家以上。据工部局统计,被日军完全摧毁的工厂有905家,遭受严重破坏或损失的有1000余家。经济部的统计认为,上海华商工业的损失为3亿元;905家中汁纺织厂136家,化学厂49家,机器厂410家,皮革厂3家,针织厂44家,食物烟草厂40家,印刷文具厂74家,玻璃砖瓦厂8家,五金厂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