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数学难题引发思考
一个数学难题引发思考
在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中,本卷共计27题,下面是第26题题目。某班同学去社会实践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一部分同学抬土,另一部分同学挑土。已知全班共有竹筐58只,扁担37根,要使全部竹筐和扁担都用上,应怎样分配抬土和挑土的人数?参考答案如下:
解:设分配抬土x人,挑土y人。
答:应分配抬土32人,挑土21人,刚好能使全部竹筐和扁担都用上。
刚拿到试卷我根本没有对这个题目引起注意,询问了其他老师也有同感。批改结束后对此题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我校五百三十几个学生,只答对三十几个,得分率只仅为6%,比中考压轴题还低。得分率之底,完全出乎我们老师的意料。我正好负责批改这个题目,批改中发现除了极少一部分学生没有做此题,多数学生做了此题但不能得分。学生解设和参考答案一样,典型方程组有如下几种:
这些孩子似乎根本不知‘扁担’和‘竹筐’为何物,也不理解用扁担‘挑土’和‘抬土’,不能正确找出等量关系。在批改中很难找到正确的解答。此题成为一个难题,问题的难点似乎集中在对抬土和挑土的理解上,与命题人的命题目的相违背。我是一个70后,小时候经常跟扁担、竹筐打交道,十多年前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此类题目还能在试卷中找到。批改中学生对题意的不理解让我深感不解。因此,对我任教的两个八年级的班级进行了如下的问卷调查:
问1:你认识扁担和竹筐吗?请指出它们的用处。
问2:一根扁担可以挑几个竹筐?需几个人?
问3:一根扁担可以抬几个竹筐?需几个人?
调查的结果是两个班级共计102人,全部回答正确的13人。可想而知,十几年的城市化发展,这两件物品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现今的初中生对此事物非常陌生,因此,此类问题为背景的题目已经不适合考查学生。即使要使用这个载体,应在题中画出‘挑土’和‘抬土’的图示,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题意。
那么,在我们的教学中是否更加应该关注知识载体,从本地、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让数学走进我们学生的生活。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生动,丰富。
首先要尊重教材,但又不死扣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认知能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平台,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三年一届学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心理、学生的认知能力都有不同,每一届的学生都有鲜明的特点。而我们的教材不可能每年都在改编,这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把握尺度,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1、舍弃课本中的问题情景,寻找更适合学生的问题情景。
浙教版七年级上4.3代数式的值这一节课的教学中,课本的引入: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时间17?U08,北京获得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北京时间与莫斯科时间的时差为5时,计算此时的北京时间。奥运会已经过去两年,而且此问题中涉及北京时间和莫斯科时间的时差 ,时差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概念,教学中又凭空多出一个难点。我创设了如下问题情景:
某移动公司的“手机”业务有两种付费方式。第一种方式:先缴15元月租费,然后每通话1分钟, 再付话费0.2元;第二种方式: 不缴月租费, 每通话1分钟, 付话费0.6元。
(1)设一月内通话x分钟,分别写出两种方式所需的话费;
(2)老师有一手机,每个月通话时间约为120分钟,我应该选择那种方式付费 ?你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吗?
手机在我们地区已经非常普及,因此收费问题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熟悉而且关注的问题。问题1对前一节课的内容进行了回顾,问题2一经提出,马上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很自然的把学生引领到新的知识领域。
2、通过教师的指导,让课本例题中的问题情景华丽变身。
课本中会有很多我们学生并不熟悉的问题情景,只要我们精心构思,悉心引导,也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浙教版3.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例4 木工师傅可以用角尺测量并计算出圆的半径。如图一,用角尺的较短边紧靠⊙O于点A,并使较长边与⊙O相切于点C。记角尺的直角顶点为B,量得AB=8?M,BC=16?M.求⊙O的半径。
题中提到木工师傅的‘角尺’,学生很陌生。因此,在课前,我借来了一把角尺,特意提前几分钟来到教室。当我拿着它走进教室时,就有几个学生围了过来,好奇的把玩起角尺。不少学生也默默地打量起这把很有个性的尺子。在讲解此例题时,我问学生,你们见过角尺吗?学生异口同声的说:没有。我举了举手中的尺子,他们都笑了。讲解了例题后,我用角尺测量了较小圆柱(如铅笔、小木棒、小杯子等)横截面的半径,如图二,边测量边报出半径,有学生已迫不及待问:老师你怎么算得这么快?我请学生画出示意图。角尺的两边分别与⊙O相切于点A、C,根据角尺上的刻度读出BC的长。求出⊙O的半径。
解:连结OA,OC.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压除氧器培训课件.ppt VIP
- 最新行政执法题库行政执法试题及答案附答案详解(夺分金卷).docx VIP
- 最新行政执法题库行政执法试题及答案附答案详解(综合卷).docx VIP
- 最新行政执法题库行政执法试题及答案附答案详解(a卷).docx VIP
- 时速160客货共线铁路简支T梁-24m 通桥(2012)2101-II.pdf VIP
- 解密华为人资资源管理题库.docx VIP
- 最新行政执法题库行政执法试题及答案附答案详解(典型题).docx VIP
- 最新行政执法题库行政执法试题及答案附答案详解(基础题).docx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df VIP
- 个人电脑抵押合同4篇.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