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
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医药卫生事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种新型医用器械药剂被广泛用于医药卫生领域,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特别是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下面,本文通过分析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生素的剂型,阐述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β-内酰胺抗生素;酶抑制剂;复方制剂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00-02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随着医药卫生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由于滥用抗生素的原因,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的,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其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目前,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菌药物复方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用于治疗各种病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但由于病原菌中产酶菌株不断增加,特别是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出现为β-内酰胺类药物带来新的挑战,由于该类酶大部分由质粒介导,能水解氧化亚氨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β-内酰胺抗生素联用,增强抗菌活性,扩大抗菌谱,已成为解决该类耐药性的有效措施。因此,掌握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菌药物复方制剂的药理特点尤为重要。
1简介
据报道,Glaxo公司的研究人员早在1966年就描述、报道了能够抑制革兰阴性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的物质。20世纪70年代中期,质粒编码的β-内酰胺酶快速蔓延,全球开始报道社区获得性奈瑟菌能产生TEM型β-内酰胺酶,使单青霉素(氨苄西林)的疗效降低。因此,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给药便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兴趣。之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研发进一步加速,制药企业开始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筛选合适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上,首要目标是对抗A组葡萄球菌、TEM-1和K1β-内酰胺酶,其次是抑制C组P99头孢菌素酶。后来,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逐渐广泛用于临床,给治疗耐药菌感染、混合感染和院内感染等提供了有效的药物。
2克拉维酸(Clavulanlcacid,CVA)
克拉维酸是第一个筛选成功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是一种从链霉菌中分离得到的新型氧化青霉烷类化合物,它以氧原子取代了青霉素及头孢菌素噻唑环中的硫原子。虽然它本身的抗菌活性弱,但它是强力、广谱且不可逆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抑制广谱和超广谱酶,但不能抑制Ⅰ类酶。不论体内或体外都能抑制耐药的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杆菌和奇变形杆菌所产生的β-内酰胺酶,从而使内酰胺类抗生素得到了保护,恢复了该类抗生素对耐药菌的抗菌活性。有报道,克拉维酸是弯曲菌最好的抑制剂。其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应用起协同作用,它使头孢菌素增效2-8倍,羟氨苄青霉素增效130倍,并使其抗菌谱也扩大。国外有报道,克拉维酸对不产酶菌也有潜在的抗菌活性,象其它β-内胺酰类抗生素一样,它选择性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在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
2.1克拉维酸/羟氨苄青霉素克拉维酸/羟氨苄青霉素(SB公司开发)剂型有注射剂、片剂、糖浆、干糖浆、混悬液等,便于不同年龄患者以不同方式使用。本品长效制剂亦在研究中。克拉维酸/羟氨苄青霉素较羟氨苄青霉素增效约16-64倍,约65%-87%的羟氨苄青霉素耐药株转为敏感。
2.2克拉维酸/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阿莫西林(SB公司开发)本品增强了阿莫西林的抗菌活性,对多数G+、G-菌均显示明显抗菌增效作用,可治疗尿路感染、严重组织感染。但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最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尤其是中耳炎。
2.3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SB公司开发)本品与替卡西林相比,增效约8-32倍,约31%-60%的替卡西林耐药株转为敏感。适应于产酶肠菌科细菌、绿脓杆菌、厌氧菌等感染。
3舒巴坦(Sulbactam,ABT)
舒巴坦(Sulbactam)又称青霉烷砜酸,于1977年由美国辉瑞公司研制。作为抗菌药物单独应用抗菌活性低,它的抑酶谱与克拉维酸相似,活性稍差,但稳定性较克拉维酸好,且对J类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舒巴坦首先通过与β-内酰胺酶作用形成酰化产物(称为Ⅰ),然后Ⅰ噻唑环开环生成中间体Ⅱ,Ⅱ重排后得到不易水解的β-氨丙烯酸类化合物Ⅲ,酰化产物I及其开环生成的中间体Ⅱ可水解得到活化酶和水解产物。Ⅱ和Ⅲ还可进一步转变为不可逆失活产物,使酶失活。Finegold研究发现在对于鲍曼不动杆菌,舒巴坦是具有最高内在活性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它与β-内酰类抗生素合用起协同作用。
3.1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氨苄西林(辉瑞公司开发)舒巴坦与氨苄西林以1∶2组成复方制剂。可使氨苄西林的血浓度提高2倍,增效8-16倍,使50%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