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熹主题学校文化建设实践与探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松熹主题学校文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松熹主题学校文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摘要]新时期,积极、合理、全面、协调地开展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中学树立完整文化形象、展示学校综合实力的必然。福建省晋江市松熹中学地处闽南千年古镇――安海镇,文化底蕴深厚。年轻的学校在传承千年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古镇文明,打造特色文化校园,彰显学校文化蕴含,形成学校独有的办学思想、管理特色等方面有自己的一些实践与探索,从丰厚物质文化建设、提炼精神文化内涵、践行精神文化外延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松熹朱子学校文化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15)150102   晋江松熹中学创办于1996年,是一所年轻学校,地处文化古镇――安海。安海素有“朱文郑武”“二朱过化”“海滨邹鲁”之称,文化传统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年轻的松熹中学自创建之始就与宋代大理学家朱熹结下渊源,校名“松熹”就是并取“朱松”(朱熹之父)“朱熹”父子之名。如何传承千年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古镇文明,打造特色文化校园,彰显学校文化蕴含,形成学校独有的办学思想、管理特色,这是年轻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经历任校长的策划、推动和传承,以“松熹”为主线的校园文化硬件建设已初见雏形,主题文化初见成效。   一、彰显个性,打造主题文化育人环境   1.松熹溯源   松熹中学创建于1996年,学校的命名借用朱松、朱熹父子在安海为官和讲学的典故:朱松于南宋建炎四年为首任镇监,为改变安海“竞利相戕”的景况,使“狷商驯”,他以富商黄护所建的鳌头精舍作为讲学之所,“乃公事外,进民之秀者,教以义理之学”(卷之五《学校志?重建石井书院记》明?傅凯)。短短20多年后,因为朱松于鳌头精舍“进民之秀者,教以义理之学”,一个“竞利相戕”的“狷商”之地,转而出现了“老幼义理详悉”的可喜气象,可见韦斋教化之功甚巨。20年后,朱熹任同安主簿,常来安海寻访旧踪及其父遗迹, “见其老幼义理详悉,遂与论说,士因益勤于学”。据《安平志》卷之九《选举志》统计,由朱松监镇之时上溯至安海有资料可查的北宋雍熙140余年间,进士仅16名,而建炎以后至南宋亡的140余年间,进士就有46名之多。至于岁贡、乡举则如过江之鲫,四方称盛。元明之后,其人文之盛更是甲于泉郡。可见安海经“二朱过化”之后,科第远盛于前,簪缨鹊起,科甲联芳。为此,安海人自豪地说:“地灵人杰,贤才辈出,后之接踵而起者,凤羽威仪,龙鳞栗翰。红杏留香,尽是探花之使;樱桃开宴,皆为夺锦之英,不诚泉南一人物之薮也哉!”(卷之一《安平源流考》清?柯琮璜)之后“二朱过化”由安海而辐射至泉郡各地,影响甚为深远,以至后人称赞:“海甸仁风欣被远,温陵理学赖开先。”(卷之九《增订安平十景诗?石井书院》篑山堂伍)安海由此成为泉郡理学开先之地。取二人的名字“松”“熹”组合为学校的名字,以突出安海系“二朱过化”和“海滨邹鲁”这一深厚文化积淀的特点。   再经斟酌,“熹”即天亮、光明,清晨的阳光之意。“松熹”即松树林中的阳光,有两种寓意:一是希望学校像阳光一样,哺育学生如松树一样茁壮成长;二是希望学生在阳光照耀下像松树一样成长为能经得起风雨的栋梁之材。   “松熹”之名是安海独有,唯安海可用,其他学校不可复制。“松熹”两字即是文化,它体现了安海历史源远流长和文化积淀的深厚,它为学校建设“儒雅校园”“书香校园”提供了一笔财富。这一提议后来得到安海各界人士的普遍赞同。   2.主题景观   松熹中学建校以来,几任校长对朱子文化的传承一脉相传,紧紧围绕校名“松熹”所蕴含的深刻寓意为主题建校。2003年,新筹建的学校首届董事会集资捐建了校中桥和桥边供师生休息的亭榭。镇侨联主席欣然为其题名为“敬松桥”“崇熹亭”,并在亭上撰一对联“仰观劲松千年翠,眺望晨曦万里红”,意在倡导后辈敬仰朱松、朱熹父子崇文尚理风范,传承古镇百年文明。   3.主题标志   近期,学校又着手筹建“朱子文化广场”,广场拟设朱松、朱熹父子雕像,朱松、朱熹父子生平简介,朱熹治学理念名句书法石刻,朱熹治学故事,朱熹经典名篇等,力求把学校每一处景点都布置得有教育意义,做到文化环境与自然环境水乳交融,学生身处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二、传承经典,提炼主题文化育人素材   朱熹是我国古代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文化大师,是儒学的集大成者。无须讳言,朱熹的思想理论中有不少消极甚至是错误的东西,今天我们并不是照搬他的那一套,而是取其精华,为时代所用,为学校所用,为学生所用。为此,我们对学校的主题文化进行了提炼。   1.校歌《熹韵》   学校于1999年向社会各界征集校歌,后由本校教师作词作曲的《熹韵》入选。校歌以“灵源叠翠,鸿江汤汤,龙山晨钟扬。港湾波涌依旧,长桥安卧,白塔叙沧桑”为开篇,突出安海文化名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