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话接受史意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代文话接受史意义

历代文话接受史意义   关键词: 欧阳修;《醉翁亭记》;接受史;四个时代   摘要: 《醉翁亭记》的千年接受史,经历了由质疑、讥病到辩护、赞颂的曲折历程。具体而言,可分为特点鲜明的四个时代,即宋代之“讥病”,元明之“辩护”,清代之“细读”,现代之“追问”。全面考察《醉翁亭记》跌宕起伏接受史,有助于深入把握作品的艺术特色和作者命意,也可以由此见出文学观念的微妙变化,见出文评家的识见和经历对文本解读的深刻影响。   中图分类号: I 207.6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2017   Key words: Ouyang Xiu; Zuiwengting Ji; the history of reception; four phases   Abstract: The history of millennium reception of Zuiwengting Ji has experienced a twisted and turning process from questioning and ridicule to defense and praise.Specifically,it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distinct phases,namely,“ridicule” in the Song Dynasty,“defense” in the Yuan and Ming Dynasties,“deliberate” in the Qing Dynasty,and “questioning” in the modern times respectively.A thorough examination of the history of reception of ups and downs of Zuiwengting Ji helps to grasp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uthors intention.Whats more,it also shows the subtle changes in literary concepts,and interpretations and experiences of reviewers with regard to the profound impact of the version as well.   ?W阳修的《醉翁亭记》和《丰乐亭记》,均作于庆历六年滁州太守任上,故一并被后人称为“太守之文”。《醉翁亭记》的接受史可谓落地开花,一俟写成,便为时人传诵。然而,“时人传诵”并非“一路歌颂”。《醉翁亭记》的千年接受史,经历了由质疑、讥病到辩护、赞颂的曲折历程①。   一、宋代之讥病:“以文为戏者也”   《醉翁亭记》的宋代接受史,可以分为北宋与南宋两个阶段。北宋时期,在欧阳修的同辈与后辈中,又有两种不同的评价;而后辈苏轼的一个“戏”字,则奠定了两宋此后二百年《醉翁亭记》的接受基调,同时又对元明清接受者的评价和阐释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除作者本人,欧阳修的挚友梅尧臣,当是最早读到《醉翁亭记》的“理想读者”。梅尧臣的《寄题滁州醉翁亭》可以为证:   琅琊谷口泉,分流漾山翠,使君爱泉清,每来泉上醉。醉缨濯潺??,醉吟异憔悴。   日暮使君归,野老纷纷至,但留山鸟啼,与伴松间吹。借问结庐何,使君游息地;   欧阳修题名“醉翁亭”,留下了一诗一文,诗是五古《题滁州醉翁亭》,文即《醉翁亭记》,诗文写成,便寄给挚友梅尧臣。梅诗《寄题滁州醉翁亭》,可谓一诗两和,而以《醉翁亭记》为主。梅诗开篇的“琅琊谷口泉,分流漾山翠,使君爱泉清,每来泉上醉”,以及“日暮使君归,野老纷纷至,但留山鸟啼,与伴松间吹”,便是《醉翁亭记》开篇和结尾的?a栝;而“借问醉者何,使君闲适意;借问镌者何,使君自为记”,前者的“闲适”,当指文章命意,后者的“记”,则点明《醉翁亭记》。因此,梅诗可视为《醉翁亭记》接受史的开篇,它以“平淡”之笔,描述了第一读者所获得的最初审美印象。   欧阳修同年题名并作记的还有“丰乐亭”及《丰乐亭记》。欧阳修把此文寄给了另一位挚友苏舜钦。苏氏便有《寄题丰乐亭》唱和,诗篇结曰:   名之丰乐者,此意实在农。使君何所乐,所乐惟年丰,年丰讼诉息,可使风化本家酉农。游此乃可乐,岂徒悦宾从,野老共歌呼,山禽相迎逢。把酒谢白云,援琴对孤松,境清岂俗到,世路徒冲冲。   苏诗对“丰乐”的命意作了进一步发挥,对欧阳修的政绩作了高度评价。梅诗着眼于使君的“闲适意”,苏诗着眼于使君的“丰年乐”,着眼点虽不同,肯定赞赏的唱和之意则一致。   为什么欧阳修把贬谪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