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与peach对比研究及其对二语教学启示.docVIP

桃与peach对比研究及其对二语教学启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桃与peach对比研究及其对二语教学启示

桃与peach对比研究及其对二语教学启示   摘要:本文分析了“桃”和“peach”在语义上的对应关系(包括语义的重合和空缺)及其成因,认为不同民族语言的语义构成受到不同的社会状况、宗教信仰、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族思维、审美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指称意义相同的词在不同文化里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与该文化诸因素有密切联系的语义。因此,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第二语言,达到真正掌握、成功交际的目的,第二语言词汇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词语的对译,而应该充分重视国俗语义教学的重要性,适时进行文化导入,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桃 peach 对比研究 第二语言教学 文化导入      一、引言      桃树是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作为一个古老树种,原产于中国西部,已有2500~4000年的栽培历史。其主要利用部分是果实,同时也是古代重要的观赏树种。由于其漫长的生存和栽培历史以及与华夏民族日常生活的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桃树逐渐发展成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一种树木。这种文化内涵又通过以“桃”为中心词的一组词语反映出来。   桃在汉朝经丝绸之路由甘肃传至中亚的波斯,后来又传到欧洲和世界各地。其英文名是Prunus persica.在古拉丁语中,桃被称为Persicum Malum,意为“波斯苹果”,并缩写为persicum。在古法语中,persicum演变为pesche,后演变为peche。中古诺曼征服时期又由法语进入英语,成为peach。因此,英语peach的词源演变史上留下了桃从波斯传播到欧洲和世界各地的痕迹。   在英语中作为一个外来物种的名称,“peach”词义的演变方向,特别是其文化信息的承载量和承载方式,与汉语的“桃”截然不同,这反映出两者语义上的严重不对称。本文试图通过对“桃”和“peach”语义演变的对比研究而进一步证实,不同民族语言的语义构成受到不同的社会状况、宗教信仰、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思维方式、审美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并形成相应的国俗语义。因此,在第二语言词语教学中,无论是汉语教学,还是英语教学,要让学生成功地掌握一门外语,必须注重国俗语义教学,以免学生望文生义,产生国俗语义的负迁移。      二、“桃”和“peach”语义对比分析      作为一种植物的名称,“桃”和“peach”蕴含的基本意义相同,而且都可以指称桃树、桃子、桃花、桃木。同时,两者都引申出“如桃一般的颜色”义。如汉语中描写妙龄少女“杏脸桃腮”,“桃腮”即指“桃色的脸颊”;而英语中则有“The apposite display of the diamonds, or the peach-velvet bonnet”(Charles Dickens, Dombey and Son,1848),此处的peach-velvet bonnet就是指“桃色的天鹅绒女帽”。①另外,“桃”和“peach”也可以以词根的形式用来泛指某些在某方面与之相似的植物,如汉语的“樱桃”“木桃”“猕猴桃”“核桃”“夹竹桃”,英语的“Guinea peach”“native peach”“wild peach”以及“wolf’s peach” 等②。   然而,“桃”和peach更多地表现出文化内涵、词义引申和构词功能上的不对称。   (一)“peach”有而“桃”无的引申义   英语俚语中,“peach”可泛指“受人喜欢的物或人;好人;好东西;漂亮姑娘”。早在1754年,Sir Edward Turner在他的一封信里写道:“I had almost forgot that orange Peach, your Niece”.(Lilian Dickins Mary Stanton,Letter of John Ivory Talbot in An Eighteenth Century Correspondence,1910)此处的“peach”就是指“漂亮姑娘”。直到了今天,“peach”的这种用法仍然很常见。例如:a peach of a car,a peach of a cook③等。在此基础上,形容词“peachy”相应地也有“极好的,非常好的”之义。例如:“I think things are pretty peachy as they are”④。   (二)“桃”有而“peach”无的象征义   在华夏社会中,桃是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树木。它总是与人们美好的认识与期望相伴,在社会生活里具有一系列的象征意义,形成了独特的桃文化。与此同时,“桃”以及“桃花”“桃子”“桃色”等词也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的桃文化中,桃的象征意义大致为:桃木象征吉祥,桃子象征长寿和女体,桃花象征春天、妙龄少女、红颜薄命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