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起义”总指挥季振同将军的家庭和故居情况.docVIP

“宁都起义”总指挥季振同将军的家庭和故居情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宁都起义”总指挥季振同将军的家庭和故居情况   近年来,沧县档案馆认真开展“特色档案工作”,征集沧县历史名人的档案资料是特色档案工作的重点。2017年以来,我们就“宁都起义”总指挥季振同将军有关资料进行了征集,获得一些新的发现。   季振同的家庭   季振同简历   季振同,原名季振佟,号异之,又名季汉卿,1901年5月6日出生于河北省沧县张官屯乡狼儿口村。季振同的家族明清两朝为津南望族,祖辈是当地有名的富户。季家不但在本村有大量土地,几十里以外的南皮县大满庄、小满庄也有他家的庄田。   季振同9岁时父亲去世,全家靠着祖上遗留的2000多亩田地生活。大哥季振尧当家。季家请有塾师,季振同幼年在家里读书,10岁到村里上私塾。后来,母亲又把他寄养在盐山县台家庄外祖父家上学。因他从小孝顺母亲,秉赋聪明,母亲和外祖父都很喜欢他,希望他将来能成大器。   季振同青年时期正值清末民初政局动荡。他于1919年春到北京谋求职业,受五四运动爱国学生的影响,立志报效国家,慕名参加了冯玉祥的模范军连。在军队里经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和艰苦的军队生活的锻炼。1920年,季振同在学兵营当班长。1922年有当学兵团骑兵连排长。季振同性格开朗好交朋友,花钱大方,发的军饷不够用,有时向家里求助。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军力大增,部队改称国民军。冯玉祥任国民军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季振同也逐步升迁,先后任国民军任连长、教导旅营长、冯玉祥卫队团团长。   1925年2月,冯玉祥通电改成国民军为西北军。表现出接近苏联接近革命的进步倾向。   1926年9月,冯玉祥在五原誓师,部队改称国民军联军,宣布接受孙中山三大政策。季振同先后任国民联军传令队队长,??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手枪旅旅长,第十四师师长等职。曾参加北伐战争。军队里接纳共产党员任政工干部。季振同得以和共产党有了直接接触。他对担任国民军联军政治部主任的共产党员刘伯坚非常敬佩。这就是后来他参加宁都起义的思想基础。   1927年5月,冯玉祥受国民党反共清共的影响,“礼送”共产党员离开西北军。   1928年,冯玉祥为了培训自己的军官,成立了“将校团”,自任团长,任命季振同为副团长,具体负责全军的营、团级军官的训练任务。不久,战端再起,“将校团”解散,季振同升任手枪旅旅长。   1929年,韩复榘、石友三叛冯投蒋,蒋冯矛盾加深,不久爆发了中原大战。10月,冯玉祥部队瓦解,残部交给孙连仲收容,此时季振同的手枪旅改编为第十四师,也归孙连仲部下。未几,这支部队被蒋介石收编,给了第二十六路军的番号,开往山东济宁一带整编。整编后,季振同、董振堂都由师长降为旅长,董振堂为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旅旅长,季振同为七十四旅旅长。   1931年1月,所部被调到江西宁都参加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二、三次“围剿”。九一八事变后,季振同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同年12月14日,季振同和赵博生、董振堂共同领导了著名的“宁都起义”,率领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一万七千多人投奔工农红军。起义后,中华苏维埃政府和中革军委把起义队伍改编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季振同任总指挥,与军团政委肖劲光等积极做好所部的整编教育工作。   1932年1月季振同经朱德、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率部参加攻打赣州等战争。同年8月被错定为反革命分子,遭受关押。1932年8月被错定为反革命分子,遭受关押。   1934年夏中央红军长征前夕在江西瑞金叶坪被错杀。   1979年6月,姬鹏飞、黄镇、李达、王幼平、袁血卒、苏进等宁都起义参与者上书中央,要求为季、黄平反。   1981年8月,中央书记处批准同意中组部《关于为原红五军团季振同、黄中岳同志平反问题的请示报告》,明确指出,将季振同、黄中岳定为反革命是错误的,违背中华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决议,将他们处决更是错误的,应予平反,恢复名誉,并恢复季振同的党籍。1981年12月,在纪念宁都起义50周年时,中央决定对季振同的革命功绩进行公正评价,予以平反。沉冤近半个世纪的错案,终于得到了公正合理的解决。季振同的功绩将彪炳千秋。   1991年3月12日总政向季平龄颁发了《革命军人因公牺牲证明书》。   季振同的家人   祖父季锡禄中过武举,父亲季兆熊是个秀才。母亲杨氏。   季振同弟兄四人,分别是:季振尧、季振瀛、季振同、季振环,另有姐妹七人。   季振同的母亲杨氏1957年过世。季振同在老家有一个原配夫人,生有一女。解放初期母女俩到天津生活。新中国天津市首任市长黄敬为季振同的夫人颁发了“烈属优待证”,使得母女二人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季振同的大女儿平淡一生。   季振同从军后又娶了冯玉祥妻侄女刘玉芝为第二位夫人。这位夫人也生有一女,名叫季平龄,曾经在北京101中学任外文老师,主教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