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古东方夷人是中华文明中华民族一个重要源头
上古“东方夷人”是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源头
摘要:史学家们根据大量文献资料、考古发现以及民俗印证,研究考证苗族源自上古时期的“东方夷人”,与伏羲太嗥有密切关系,是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源头。
关键词:苗族;东方夷人;中华民族;重要源头
K281
梁启超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1]具有“法兰西思想之父”之称的伏尔泰在《道德论》中说:“作为一个哲学家,如果你想知道地球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得先把眼睛转向东方――那是一切艺术的摇篮,西方的一切都应归功于它。”[2]法国牧师萨维纳在他出版的中外第一部《苗族史》中也说了一句大实话:“当整个西欧还处在原始状态的时候,中国人在4000年前就已经开始书写自己的历史了。”[3]P148这说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东方文明是先于西方文明的。
中国是人类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又是一个有着辉煌文明的古老国度。中国历史文献纵贯数千年,极为繁富,浩如烟海,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不能媲美。尤其是先秦典籍记录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基因,勾勒了中华文明滥觞的历史轨迹。
苗族是中国最古老的土著居民之一。中国自有文字以来就有关于苗族的记载。中国史籍将约7000年前古苗人称之为“东方夷人”或“伏羲太嗥部族”,炎黄时代称“九黎部落”,尧舜禹时期称“三苗”或“苗民”,夏商周时期称“?蛮”或“南蛮”,秦汉以后称为“武陵蛮”、“五溪蛮”。虽然各历史时期称呼不同,但称呼的对象都是苗人。中国史籍对苗人的记载连绵不断,一脉相承。
“上古历史,虽多懵昧难考,然周、秦以来之书,推究上古社会之状况,亦往往有端绪可寻。盖自草昧社会进而至于开明,其中阶段甚多,必经若干年岁之蜕化,始渐即于完成。而后来社会之语言、文字、思想、制度,亦必仍有前此之迹象,蝉联寓伏于其中。由后推前,不难见其经过之迹也。”“太古之世,无所谓政治,亦无所谓君主,各分部落,不相统一。剥林木以为兵,用水火以胜敌,强陵弱,大吞小。不知经历若干之岁月,始就由众部而集中为大群。”[4]P16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中如是说。
上古时期,在我国东北部平原地带,就“始就由众部而集中为大群”,中国史籍将这个“大群”称之为“东方夷人”,或“伏羲太嗥部族”。上古“东方夷人”是中国史籍记载最早的部落群团,群团的酋长或首领称伏羲或太嗥(太昊)。这个最早的部落群团早于“炎黄”、“九黎”2000多年,群团中就包含有苗族最早的祖先。
根据中国文献的记载与传说,伏羲之前有盘古氏开天辟地、燧人氏钻木取火、有巢氏上树栖居。盘古、燧人、有巢,是否确有其人,由于年代久远,已经难以考证了。可距今7000年前的伏羲氏,应该说确有其人。《尚书》记载说:“古者伏牺氏之天下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世经》也记载说:“炮牺氏继天而王,为百王先,首德始于木,故为帝太昊。”中国有文字记载最早的人文始祖是伏羲。伏羲的名号,古籍中有许多种写法,除“伏羲”外,又称伏牺、炮牺、太昊、太嗥、春皇、木皇等等。
苗族是上古苗人的后裔,其先民“东方夷人”曾开发了东亚平原,开始了中华文明的一系列创造发明;蚩尤九黎又驰骋中原,与华夏族鼎足抗衡,留下了辉煌的记载。凭籍丰富的文献史料记载,在范文澜、郭沫若、翦伯赞、白寿彝等为代表的史学大家的《中国通史》系列中,在王桐龄、夏曾佑、林惠祥等为代表的《中国民族史》系列中,以及在蒙文通、闻一多、柳诒徵、芮逸夫、马少侨、何光岳、侯哲安、石启贵、杨绍先、梁聚伍等的重要著作中,都有关于苗族早期历史文化的研究与考证。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说:“居住在东方的人统被称为‘夷族’。太嗥是其中一族的著名酋长。太嗥姓风,神话里说他人头蛇身(一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一族……相传伏牺画八卦。按伏牺与太嗥向来被当作一个人的名号,事实上伏牺是指远古开始有畜牧业的一个时代,太嗥可能实有其人。如果八卦确是一种记事符号的话,按照传说,当是出于太嗥或太嗥族。”[5]
郭沫若在《中国史稿》则说:“太嗥,号伏羲氏……稍后的记载中说,从黄河下游到江淮流域是东夷和淮夷活动的地方,共有九部: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合称‘九夷’。传说太嗥是风姓,应同九夷中的风夷有更直接的关系。风夷在夷人氏族部落中居于首要地位,因而太嗥又是所有夷人想象中的祖先。”[6]P111
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中说:“古时黎族散处江湖间,先于吾族不知几何年。其后吾族顺黄河流域而至,如此者又不知几年。至黄帝时,民族竞争之祸乃不能不起,遂有黄帝、蚩尤之战事。”[7]P13
萨维纳在《苗族史》中根据我国典籍《通鉴纲目》和《竹书纪年》所列的纪年表,认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