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空间视域下典籍文化因子西传策略.docVIP

第三空间视域下典籍文化因子西传策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空间视域下典籍文化因子西传策略

第三空间视域下典籍文化因子西传策略   汉语典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元明清小说“十大才子书”外译作为“中学西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递中国东方文化,构建中国文化他者形象起着载体功能。早在清朝中叶,《玉娇梨》就有了法、德、俄、拉丁、英译本,风靡欧亚大陆。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在其《历史哲学》中称之为难得的中国好小说。鲁迅先生也曾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表明:《玉娇梨》在“外国特有名,远胜于其在中国”。该书于1826年由法国人雷穆沙译成法文在巴黎出版。译者将书名《玉娇梨》拼音为Iu Kiao Li,并将法文标题改为《两位表姐妹》。此法文译本是其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完整的外文译本。1827年,英国伦敦HuntClarke出版社出版了上述法译本的转译英译本,但没有标明译者。   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的翻译就是在承认并尊重“民族智力的差异性”的基础上利用不同语言内在的“杂合性”来凸显被殖民文化与殖民权力互动中产生的种种文化差异。霍米巴巴提出了一种文化存活翻译理论策略,提倡文化的多样性,消解欧美中心论及其二元对立,帮助弱势文化发出自己的声音。其主张将各种异质文化杂合在一起,建立一个“第三空间”,达到东西方“和而不同”,对汇集华夏文明精髓的汉语文化典籍的西传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在前言中译者雷穆沙很详尽地描述了他的翻译观。作为一位西方汉学家,在近两个世纪以前,译者能在文化自觉环境下开展异质文化间的平等对话,这一核心理念难能可贵。他不仅指出作为作家应该从中国才子书中吸收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还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汉学典籍文化专有项(culture-specific)的传播策略。他强调:“For the rarity of the thing, I have sought to make it faithful,and would have rendered it literally.”(Iu Kiao Li,1827:xxix,xxx)这样一种求真求善求美的“让汉学经典文化走进西方读者”的翻译目的促使其采用“第三空间”视域下的文化存活策略。就通篇二十回而言,译本整体结构均遵循原著的章回体叙事方式,每回目以概括性诗歌开篇,起到“题眼作用”;每回末以“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来承上启下,这是一种文学模式的杂合。   下面来具体分析雷穆沙在翻译实践中如何灵活运用文化补偿、传真、折衷的策略来达到中西方语言要素、风俗习惯、诗学模式等多元文化差异共赏的效果。   1.人名姓氏、敬语谦词、职称、地方名的文化补偿策略。   (1)人名姓氏   一般的汉语名字采用“威妥玛拼音”来拉近相似性,如“嫣素Yansou”。译者指出,名字难译不仅因为发音难,而且有些名字是有引申意义的,这时就得采用脚注进行补偿说明,如:   原来那人也是姓苏,双名有德,表字言从   The family name of the new comer was Sse,his little name was Yeote, and his title of honour Yantsoung.   (脚注:This personage bears the same family name as our hero,but he is not related to him....The similarity of the family names is here another fortuitous circumstance, which gives rise to mistakes of which such an abundant use is made in romances.Vol.I P245) 此处苏有德名字的注释很有必要,为下文苏有德能鱼目混珠,冒充主人公苏友白起到铺垫作用。   (2)敬语谦词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凡涉及讲话人自己的总要贬低三分,对听话人却总要抬举一番。由译文可见,译文竭力寻找高契合度的礼貌用语,时而用形容词(如young,excellency,fine,little...),时而用情态动词(如must、would、shall、may...),时而用插入语(如I pray you,permit me,be good enough,he begs you...),力求贴近汉语语境中或恭敬或谦虚之意,如:   贤契my young friend   恭候I shall wait for you.   贵同年your excellencys fellow student   (3)称谓   译本中称谓的西译首先是寻找原语与译入语语料库中职务功能相近的替代词,如“钱举人licentiate Tsian”,中国科举时代,中举之人俗称“举人”,明清两代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