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路街三字历时演变探析
道路街三字历时演变探析
摘 要:本文探析“道”“路”“街”这三个字(亦即三个单音词)的历时演变。先从字的结构、本义出发进行分析,进而列举这几个词在古代典籍中的用例,通过语言事实展现其词义的发展演变脉络,揭示同义单音词形成联合复音词的机制。
关键词:道 路 街 词义 历时
“道”“路”“街”都是表达“道路”义的词,这三个字的字形结构和表义方式不同,发展脉络以及构成复音词的机制也有着各自的特点。本文将从字形、本义、文献用例及用法等方面阐释“道”“路”“街”的古今演变脉络。
一、“道、路、街”之本义
由于我国最早的古文字资料甲骨文中尚无“道”“路”“街”三字,所以本文在列举古字形时主要依据金文、篆文,如果构成这些字的部件有甲骨文,本文则列举甲骨文字形。
1.道
金文“道”字作,字形由、、三个部件构成。,即“行”,《说文》:“人之步趋也。”其实《说文》的解释是不准确的,“行”在甲骨文中作“”,像四通八达的十字路口,《增韵》:“路也。”这个解释是正确的。,即“首”,《说文》:“同。古文也。巛象?,?^之?B,?B?u巛也。”邹晓丽(2007)认为,“‘’在卜辞中多当‘头’讲”①;,即“止”,《说文》:“下基也。象艹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说文》的这个解释是错误的,“止”是脚丫子的形状,是“脚”的象形字。“首”和“止”两个构件描画出人的头和脚,与“行”合成一字,表示供人行走的道路。“道”的篆文作,其实是金文字形的省变,从?u从首。《说文》:“道,所行道也。”段玉裁注:“毛传每云行道也。道者人所行。”“道”即人所行走的道路。可见“道”的本义就是“道路”。
在古代文献中“道”使用本义的用例很多。如:
(1)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诗?小雅?大东》
(2)大道甚夷,而民好径。《老子?五十三章》
(3)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战国策?齐策四》
(4)从此道至吴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
(5)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成语“道听途说”中“道”的意义为“路”。这一成语出自《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②《汉书?艺文志》中有“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③的描述,其“道”皆表示“道路”的意义。
从以上例句可知,从古至今,“道”的本义一直没有变。
2.路
金文“路”字作,字形是由和两个部件构成。,即“脚”,《说文》:“人之足也,在下。”;,即“各”,《说文》:“异辞也。夂者,有行而止之不相听也。”这个解释比较含混,夂,表示有人要行进,有人要阻止,两两不相听从。“足”和“各”两构件组合表示“供人出行的路”。“路”的篆文作,承续金文字形。《说文》:“路,道也。从足从各。”段玉裁注:“《释宫》,一达谓之道路,此统言也。《周礼》,浍上有道,川上有路,此析言也。”笼统地说,一路畅通即为道路;如果对道路细加分别,辨析异同,依《周礼》,“浍”上的路谓“道”,“川”上的路谓“路”。据字体构型来看,其本义就是“道路”。
在古代文献中,“路”作“道路”义用例很多。如:
(6)厥声载路。《诗?大雅》
(7)路,旅途也。《尔雅?释宫》
(8)考百事于朝,问诽谤于路,有邪而正之,尽戒之术也。先王疾是骄也。《国语?晋语》
(9)遂迷,不复得路。(陶渊明《桃花源记》)
(10)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路”的本义为“供人行走的道路”,“路”是从古至今表达“道路”义最普遍使用的词,可引申为抽象的“人生之路”“生命之路”等。
3.街
“街”的古文字尚无金文字形可查考,“街”的篆文作,字形是由和这两个部件构成,像纵横相交的十字路。,即“行”,十字路口之形,在《说文》中“街”隶属于行部,《诗经》“置彼周行”“遵彼微行”中所表达的“行”即“道路、小路”;,即“圭”,在此,“圭”只作声符。“街”是在“行”字形的基础上加了声符“圭”,意义从“行”。《说文》:“街,四通道也。从行圭声。”由此,“街”的本义为“四路相通的大道”。
据传,战国时期的《墨子?号令》“置署术街,衢街若门”中最早出现“街”字,并从汉代开始盛行此字。以下所引的典籍资料,“街”都表示“道路”之义。
(11)殷之法,刑弃灰于街者。《韩非子?内储说上》
(12)百里奚归,辞公孙枝。公孙枝徙,自敷于街。《吕氏春秋?不苟论》
(13)街,交道也。(《苍颉篇》)
(14)街衢相径。(张衡《西京赋》)
(15)帝幸其家,问起居,入街下车。(范晔《后汉书?桓荣传》)
由上看来,“道”“路”“街”三字字形虽相差甚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八年级上册英语重点知识归纳.doc VIP
- 地方病防治课件.pptx VIP
- 三级公路(含声环境、生态环境专项评价)环评环境影响报告表(新版环评).pdf
- GB50666-201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ppt VIP
- 2.2-全国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技术规程.pdf VIP
-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标本采集、送检、处理流程.pptx VIP
- 培训资料慢病及地方病防治工作要点.ppt VIP
- DB61_T 5006-2021 人民防空工程标识标准.docx VIP
- GB50118-2010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docx VIP
- (高清版)B-T 42588-2023 系统与软件工程 功能规模测量 NESMA方法.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