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瓶梅芮效卫英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金瓶梅芮效卫英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摘 要: 为了紧随“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本文着重研究了典籍《金瓶梅》的翻译策略。结合大卫?霍克斯对芮效卫翻译思想的影响,分析《金瓶梅》中具体的翻译案例,发现:芮效卫在翻译《金瓶梅》的过程中,多采用归化法的翻译策略,达到了“信”与“达”的效果,其译作在西方读者中是最受欢迎的版本。文章就选择怎样的典籍外译策略,可以借鉴芮效卫的翻译策略,采用归化法先让典籍成功地“走出去”。
关键词: 典籍外译 《金瓶梅》 归化法
1.引言
2006年9月13日我国颁布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口号(周领顺,2016:11)。作为古人智慧的结晶,典籍蕴含着中国传统的文化特色,但国际民众缺乏对典籍文化的正确了解,因此,高质量的翻译作为文化交流传播工具手段尤其重要。
《金瓶梅》作?槲夜?世情小说的起点,打破了才子佳人小说、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神话志怪的传统,专注于琐屑之事、平常之人、普通之境,影响了后面一系列世情小说,如《醒世姻缘传》、《歧路灯》、《儒林外史》、绿野仙踪》等,为古典小说巅峰《红楼梦》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金瓶梅》作为典籍中的另类,被明代著名《金瓶梅》评论家张竹坡称为“第一奇书”。它致力于撕破种种真善美的纱幕,把上上下下、内内外外的人间丑恶兜底翻了出来(吴晗,1984:32),其现实主义艺术不亚于法国著名短篇小说家莫泊桑。《金瓶梅》在国内因其对淫秽画面过于露骨的描写而遭受避讳,其翻译版在国外却广受欣赏(齐林涛,2015:235)。鲁迅(1958:130)评价其“实在是一部可诧异的伟大写实小说”,比较公正。
《金瓶梅》对外译介是从19世纪中叶开始的。第一个英语全译本是1939年由英国翻译家克莱门特?埃杰顿翻译,主要突出心理与文化方面。广受好评的英语全译本由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汉学家芮效卫翻译(张义宏,2017:45),主要突出汉学、中国文学和思想复杂性方面(温秀颖,孙建成,2011:113)。因此,本文选择质量更佳的芮效卫英译本为对象分析其翻译策略。
2.《金瓶梅》芮效卫的翻译策略分析
2.1翻译思想
在翻译体质方面,芮效卫译《金瓶梅》无论是书名、分卷名的命制方式,还是正文的文字排列和印刷效果,乃至导言、附录和注释的形式,都可明晰地看到大卫?霍克斯的影响(温秀颖,2010:101)。因此,有必要了解霍克斯翻译《红楼梦》时运用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思想,借鉴分析芮效卫翻译《金瓶梅》的英译本的翻译模式。
选择归化策略还是选择异化策略取决于译者所倾向的文化立场和文化语境(佘丹,2012:99)。许钧(2002:66)发现在翻译带有汉文化特色的“诗家语”时,霍克斯主要采用的是归化策略,用英文化里的诗歌语言意象替代汉文化里特有的诗歌语言意象。另外,温秀颖和孙建成(2014:80)分析得出《金瓶梅》的英译见证了近现代中西文化交流的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译学理论意义。
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2004:78)在《译者的隐身》中认为,自17世纪以来译成英语的翻译作品,其最基本的特色是采用归化译法,追求“流利”,达到“自然”、“透明”的效果。翻译是在致力于转述一个异域文本,达到理解与交流的目的。在他看来,这样一个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归化的倾向和各种形式的选择与策略,其间异域文本被打上使本土特定人群易于理解的语言和文化价值的印记。因此,霍克斯的翻译指导思想是“便于理解”,他以英语文化为归依,从译入语文化的视角出发解读和翻译源语。
2.2版本选择
版本选择是每一个古典文学名著译者必须面临的问题。通常需注意四个方面:(1)图书出版单位的权威性,其学术专业质量水平;(2)版本对目标读者的适用性与可接受性,如风格、语言、印刷等;(3)是否有序、跋、附表、校勘、注释、插图、索引等完整性的附属部分;(4)最新的版次形式。
《金瓶梅》中文原著现留存的有三个版本:词话本(1606―1618),相比原稿删改不大;崇祯本(1628―1644),相比原稿删改很大;张竹坡评点本(1670―1698),在崇祯本的基础上评点。芮效卫选择词话本作为原文本,因为词话本是“最早的、与原作者原始著作最接近的、最能反映作者修辞创新手法的版本”(徐景洲,2011:42),符合上述版本选择的原则。因此,可见芮效卫英译本在翻译原文本方面至少有权威性,内容全,其译作更有阅读价值。
2.3原文理解
首先是译者本身的文化素质。芮效卫作为汉学家,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入的了解,因此,他具有扎实的文化功底翻译《金瓶梅》。
其次,对原文文本进行深入研究。芮效卫发现《金瓶梅》是一部庞杂、精巧、结构非常现代化的小说,他意识到很多人对这部作品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