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城市公共教育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城市公共教育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本研究使用“2010连氏中国城市公共服务质量调查”中有关公共教育服务质量满意度的数据,通过HLM模型分析了个人与城市两个层面的变量是否、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公众对所在城市公共教育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统计分析发现,城市层面的变量人口规模、人均GDP与人均财政支出都能显著地影响城市公众对于教育服务的满意度,而且这三个变量对于满意度在城市之间的差异具有较高的解释能力;个人层面的变量如性别、家庭收入以及居住时间等对于因变量也有显著的影响力,但它们对于城市内公众满意度之差异的解释能力不强。
关键词:公共服务;教育;满意度;HLM模型
中图分类号:G5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059(2011)04-0054-05
Citizens Satisfaction with Public Education Service in China: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via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
LIN Ting-jin, WU Wei, YU Wen-xuan, WANG Jun
(Nanyang Centre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 639798)
Abstract:This study conduct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itizens satisfaction with public education service in China via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 With survey data from 2010 Lien Public Service Excellence Index for Chinese Cities, the paper enquires the influence of city-level variables as well as that of citizen-level variables on citizens satisfaction. HLM regression shows that the city-level variables, i.e. population scale, GDP per capita and per capita public spending on education, can significantly explain the variance in satisfaction between cities while the citizen-level variables, i.e. gender, family monthly income and the length of residence, have significant impact on citizens satisfaction.
Key words:Public Service; Education; Satisfaction;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
一、公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影响因素述评
随着“以顾客为导向的服务型政府”之概念在中国的不断推荐,公共教育(义务教育)领域的公众满意度也逐渐成为教育科学研究一种主要话题。从确保财政教育投入,到提高教育质量,再到提升教育服务满意度,一步步地触及教育作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内容之一的核心问题,也从最根本的层面反映出当代(特别是中国当代)公共教育发展的基本逻辑。我们知道,充足的教育投资未必保证较高的教育质量;较高的教育质量未必意味着可以获得较高的公众满意度。实际上,公众满意度所涵盖的内容远远超过了财政投入、教育质量本身。提高公众对教育服务的满意程度,实际上是对教育系统提出了更高、更广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有效回答“哪些因素是否、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公众对于公共教育的满意度”等问题将兼具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价值。
尽管国内相关的学术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有关公共教育服务满意度的非学术性研究却不断涌现。如21世纪教育研究院自2006年开始进行年度性的《中国公众教育满意度调查》,发布中国主要城市的教育满意度,并对若干指标进行年度排名。但是,这项研究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显得有些美中不足:一是样本量欠缺,以2010年为例,调查涵盖全国35个主要城市,但样本总量只有7000个[1],即平均每个城市只有200个,与社会科学研究所要求的在置信度为95%的水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