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
中国植物源农药的研究进展
植物源农药是指利用植物有机体的全部或部分有机物质及其次生代谢物质加工而成的制剂, 包括从植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植物本身和按活性结构合成的化合物及衍生物。中国是农业大国, 传统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同时随着食物链的传递, 最终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各种各样的危害。因而安全无污染、环境友好型的植物源农药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是植物资源大国,开发植物源农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中国很多科研机构和企业都在进行相关的开发研究, 已经有多种植物源活性成分的农药取得登记并成功应用,如2.5%鱼藤酮乳油、0.5%楝素乳油等。本研究就中国植物源农药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并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1 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植物源杀虫剂在中国研究最早, 也是研究最为成熟的一种植物源农药。早期《中国土农药》就有植物性农药的记载。20 世纪30 年代,中国对鱼藤、百部等植物进行过大量研究。随后植物源杀虫剂的筛选工作便陆续开展, 通过国内外学者对部分野生植物和中草药植物进行活性筛选, 发现一些植物如卫矛科、姜科、大戟科、楝科、瑞香科、唇形科、茄科、豆科、柏科、百部科、菊科、芸科、藜科、天南星科等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其中,研究技术比较成熟的植物见表1。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更为系统深入。韦德卫等在室内测定了21 种植物提取物对荔枝蒂蛀虫成虫产卵的影响, 发现灵香氯仿萃取物的产卵忌避活性最好, 枫杨和地黄连的乙醇提取物的产卵忌避活性也较高。宋萍萍等测定了5种伞形科植物提取物对斜纹夜蛾的生物活性, 结果发现独活乙酸乙酯提取物和胡萝卜子甲醇提取物对斜纹夜蛾的胃毒活性最高, 对农业害虫的防治有一定的潜在价值。吴华俊等通过对红背桂、马樱丹、夹竹桃、黄花夹竹桃和黄婵5 种植物提取物的毒性测定比较, 发现黄婵提取物对检疫性害虫红火蚁的致死中浓度LD50最高, 提取物进行提纯分析后,对制备更为有效的植物源农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曹晓莉等利用苍耳子、艾蒿、紫茉莉3 种植物的茎和叶对尖音库蚊进行毒杀作用, ?Y果发现苍耳子的茎和叶对尖音库蚊的毒杀效果最好, 可以研制成新型的环境友好型植物源农药。
目前中国登记的植物源农药以杀虫作用的居多, 截至2014 年12 月中国植物源农药登记的有效成分29 种,植物源农药产品共127 种,占农药产品总量的16%。植物源杀虫剂按其活性成分划分共有17 种(表2)。其中产量较多的是苦参碱、印楝素和除虫菊素。
中国虽然在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如目前已取得登记资格的植物源杀虫剂虽不少, 但实际生产的厂家很少甚至没有厂家生产, 很多登记的植物源杀虫剂仍处于空缺状态;与此同时,很多已筛选出来并具有杀虫活性植物的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探究。
2 植物源杀螨剂的研究进展
目前中国对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较为成熟,而对植物源杀螨剂的研究基本处于筛选阶段, 但是早期研究发现很多具有杀虫活性的植物也有一定的杀螨作用,且作用效果较好。主要有楝科、茄科、豆科、菊科、瑞香科和唇形科、伞形科、茄科等植物。近年来中国很多学者对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的地区进行了杀螨活性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如任建军等用甲醇、氯仿、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对华北地区31 种植物进行了提取并对其杀螨活性进行活性筛选发现植物柠檬薄荷、胡椒薄荷、木本香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并研究了薄荷中杀螨活性成分的作用机理。黄素青等对已有的51 种植物的甲醇提取物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山漆树、络石、无根藤的甲醇提取物对柑橘全爪螨有很好的毒害作用。梁为等用超临界萃取法研究了瑞香狼毒的化学成分和杀螨活性, 结果发现瑞香狼毒中的活性成分角鲨烯对人体有益无害,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其杀螨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程作慧等研究发现迷迭香油的杀螨活性高于花椒油, 对朱砂叶螨的生物防治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中国对杀螨植物研究的报道很少,对杀螨植物的研究也还没有杀虫植物的研究深入,因此现在对于螨类的防治, 大部分使用的还是化学农药, 接下来的工作主要是进一步扩大对植物杀螨活性的筛选和对已知具有杀螨活性植物的作用机理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3 植物源杀菌剂的研究进展
植物源杀菌剂的研究历史还比较短, 早期的研究主要是进行筛选,冯俊涛等对西北地区200 余种植物进行了初步筛选, 并对其杀菌活性做出了相应的评估, 最后经分析归纳认为菊科和豆科植物在植物源杀菌剂研究中的发展前景是可观的。后来,张应烙等对井冈山47 种植物提取物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山鸡椒、凹叶厚朴等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很好,而且范围较广,其在植物源杀菌剂的研究中有一定的价值。随着近年来一些学者对植物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