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纹章与纹章瓷比较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日纹章与纹章瓷比较研究

中日纹章与纹章瓷的比较研究   纹章是一种社会符号,图案和色彩相对固定,使用限制严格,具有特定的含义。纹章瓷由中国率先制作,其装饰寓意,体现了使用者特殊身份和社会地位。纹章及纹章瓷是中日文化交流的载体,虽然皇室、贵族、平民纹章瓷图形符号表达的寓意不同,但都具有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归属感、神秘感。在特定环境中,纹章比语言表达功能更强,效果更好。分析中日纹章瓷的装饰特点,有助于辨识两国文化艺术源与流的关系。   [关键词]中国;日本;纹章;纹章瓷;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J5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1)12-0128-06   詹 嘉(1961―),男,景德镇陶瓷学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外陶瓷文化交流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外陶瓷文化交流。(江西景德镇 333004)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18世纪华瓷与亚欧人文艺术的交流”(项目编号:09BF048)、江西省教育厅项目“陶瓷之路课件”、景德镇市社科联重点项目“景德镇陶瓷之路的研究”(项目编号:10LS01)的成果。       大凡纹饰图案,都有一定的实物原型。《周易?系辞》:“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说明先民创作的图案转换成精神意识,包含了对自然的崇敬之情。纹章由图案构成,图案源于部落图腾,由装饰纹样成为标志,从部落扩展到组织、团体,由军事扩展到文化、经济,中世纪以后被社会普遍采用,成为陶瓷器皿的装饰纹样。   纹章是一种社会符号,图案和色彩相对固定,使用限制严格,具有特定的含义,可以表示人们的家族、身份、职业,可以表示不同地区的国家、城市、政府,可以表示团体、公司、学校知名度和地位,具有鉴赏价值和使用价值。[1](P125)纹章瓷是将王徽、族徽,国徽、省徽、城徽,军团、公司、团体等特殊标志烧制在瓷器上,由中国率先制作,逐步影响到日本,纹章瓷有国家、家族、城市、团体、节庆之分。[1](P126)17至18世纪,根据东印度公司商人的要求,中日两国,特别是中国工匠善于仿制域外的器型、纹饰,大量生产纹章瓷,迅速风靡欧洲,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一、中日纹章的流变   东方国家往往将个体融入集体,家族意识浓厚,装饰纹样常常成为艺术的载体。中国和日本有各自特色的纹章,其图案、色彩、寓意相异成趣,但都具有军事或商业行为。中国没有家徽,纹章是帝王、官员等级的符号,具有行为指令的意味。日本家徽如同家谱,标志帝王、贵族、武士的门第身份,作为强化家族意识、教化家族成员的手段。   (一)中国的纹章   中国的纹章源于图腾,原始氏族部落常选用一种动物或自然物象作为特殊标记,如女娲氏族以蛇为图腾,夏禹的祖先以黄熊为图腾。人们将图腾刻在洞(和工具上,并作为战争和祭祀的标志,由族旗、族徽]变成国旗、国徽,成为区分等级、自我存在的标志。《山海经?五藏山经》记载,龙图腾氏族基本在南方;鸟图腾氏族主要分布在河南东部和湖北西部;蛇图腾氏族在山西的北部和中部;马、牛、羊图腾氏族在陕西、甘肃、青海等地;豕类图腾氏族主要分布在河南的西部、南部、北部和河北的南部。[2](P26)氏族社会图腾崇拜的特点:一是崇拜的对象限于自然界,还没有将人奉为神;二是神保护的范围以氏族或部落为限,尚无超出部落地区性的神;三是各种神灵平等,没有至上的神灵。从夏朝开始出现人神,超出部落地区的神灵。人神崇拜丰富了中国的吉祥文化,就皇权国家而言,国盛民强、王道仁政是治国安邦的吉祥内容,龙成为帝王权力的象征,代表着帝德天威,从皇宫帝苑到服饰器皿,充斥着龙的装饰。   中国古代的战旗、虎符、鱼符、腰牌等,具备了徽章的特征。战国时期,“秦假道韩魏以攻齐。齐威王使章子将应之……章子变其徽章,以杂秦军”[3](P125)。宋代为了加强对外交往,给每位使者发放一枚刻有特殊标记的银牌,入朝晋见或执行公务时佩戴。金代女真族派遣使者外出,贵者佩金牌,称为“金牌郎君”,次者佩银牌,称为“银牌郎君”。纹章由军事扩展到经济。《唐律疏议》记载:“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器物必须注明生产的日期、地点、用途,如唐代长沙窑瓷器有“卞家小口,天下有名”字样,宋代磁州窑瓷器底款书写“张家造”、“李家造”。北宋济南刘家针铺铜铸白兔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第一枚商标,现保存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见图1)《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汴京城内店铺挂出的各种招牌:“刘家上色沉檀香”竖标的香药铺,“久住王员外家”招牌的客店,“孙羊肉”招牌的羊肉店,“神农遗术”、“赵太丞家”、“杨家应症”的药材店。可见纹章成为作坊店铺的招牌、幌子,成为人们职业身份的特殊标志,兼具符号与文字、实用与装饰的功能。   (二)日本的纹章   日本的纹章往往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