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典咏梅诗词探索与研究
中国古典咏梅诗词的探索与研究
梅花是我国特有的花卉,风姿苍劲,铁骨铮铮,花形绚丽,暗香浮动。尤其难得的是她于隆冬季节雪压冰封之时,傲然挺立,喷红吐妍,向人们报道着早春的信息。在《群芳谱》中,位列“花魁”,备受历代文人的推崇和赞誉。在我国古代的诗歌史上梅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学意象,被历代的文人骚客们传写和吟诵着,咏梅也成为我国咏物诗体永恒的主体,在我国的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本人对我国咏梅诗词的形成及发展予以以下的探讨与研究。
我国咏梅诗词的重要价值源自于中国古典诗歌的兴寄传统。从《诗经》中大量咏物诗的比兴手法始,我国的古典诗歌就具备了兴寄的特征。到了战国时期屈原在楚辞里“其志洁,故其称物芳”,诗歌的兴寄特征再次被发扬光大。汉代的古诗和乐府诗中亦不乏兴寄的名作,到初唐陈子昂等诗人将咏物诗的兴寄提升到文学理论的高度,使得兴寄成为我国古典咏物诗的一种传统而传承至今。因为有了兴寄,使得历代咏物诗作的内容远远超出了就事论事的范畴。因为有了兴寄,就使得咏物诗有了丰富的思想和深刻的内涵。我国古典的咏梅诗就是这样,这些诗词中的梅花意象寄寓着中国文人复杂的情愫和我国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这也正是我国古典咏梅诗词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
梅花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中一个重要的花意象,蕴藉着我们民族丰厚的审美意趣和文化内涵。本人认为我国咏梅诗歌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的积淀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就其内容而言,古典咏梅诗歌大体经过了以下几个重要的阶段:
一、借助梅花兴寄抒怀的阶段。
这一阶段大体包括从南北朝到北宋初年。
我国古典诗歌中吟咏梅花的历史并不久远。《诗经》中涉及到大量花卉,但其中唯独没有梅花。《楚辞》中遍撷群芳,亦无梅花之踪。汉代的《乐府诗》和《古诗十九首》亦不见对梅花的吟咏。可见当时梅花尚未受到重视,一般文人是很少吟咏梅花的。大体从魏晋到南北朝时期,吟咏梅花的诗篇才渐次出现,但为数不多。起初的诗人们只是将梅花作为一种美好的寄托,他们的梅花诗只是借梅花作起兴,来引起自己情怀的抒发,或随手拈来作为某种情感的寄托。
如南朝宋代陆凯的《赠苑哗诗》: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北周庾信的《咏梅》:
“梅含今春树。还临先目池。人怀前岁忆,花发故年枝。”
这里陆凯的《赠苑哗诗》是在借一枝梅花寄托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庾信的《咏梅》是在借助于往年曾经观赏过的一株梅树表现一种怀旧的情怀。这一时期的咏梅诗内容比较单纯,意蕴并不丰富,是梅花诗词的开端。
到了隋唐,吟咏梅花的诗词才逐渐多起来,水平也渐入佳境。
唐人的诗词内容丰腴而外向,唐代的咏梅诗更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美不胜收的风格,咏梅诗的内容涉及到了人生情感的各个方面。由于初唐诗人陈子昂兴寄理论的影响,兴寄成为唐代咏梅诗的突出特征。
1、寄托乡思与客愁:
王维的《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杜甫的《江梅》: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王维的《杂诗》是随手拈来借对故乡梅花的关注抒发浓重的思乡之情,而杜甫的《江梅》则是在借助梅花作起兴来抒发心中无奈的客愁。
2、寄托闺怨与离愁:
刘方平的《梅花落》:
“新岁芳梅树,繁花四面同。春风吹渐落,一夜几枝空。少妇今如此,长城恨不穷。莫将辽海雪,来比后庭中。”
杨炯的《梅花落》:
“窗外一株梅,寒花五出开。影随朝日远。香逐便风来。泣对铜钩障,愁看玉镜台。行人断消息,春恨几裴回。”
这两首诗都是借闺中怨妇的眼来看梅花。前者少妇看到随风飘落的梅花。想到的是远在“辽海”风雪中戍边的亲人,“莫将辽海雪,来比后庭中”,心中的怨恨,尽见于此。后者描写了闺妇在观赏梅花时一系列的动作行为,“泣对”、“愁看”、“裴回”,形象真切地表现了对“断消息”的“行人”的牵挂与思念,抒发的是挥之不去的离愁。
3、寄托怀才不遇的落寞与惆怅:
张九龄的《庭梅咏》
“芳意何能早。孤荣亦自危。更怜花蒂弱。不受岁寒移。朝雪那相妒?阳风已屡吹。馨香虽尚尔。飘荡复谁知?”
李群玉的《山驿梅花》:
“生在幽崖独无主,溪萝涧鸟为俦侣。行人陌上不留情,愁香空谢深山雨。”
这两首诗所表达的都是一种孤芳自赏的心理,前一首的“馨香虽尚尔,飘荡复谁知”和后一首中的“愁香空谢深山雨”都表现了文人们在怀才不遇时内心所特有的落寞和惆怅。
4、寄托生不逢时的无奈和感伤:
李商隐的《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