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中意境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中的意境设计
[摘 要] 传统园林艺术与古典诗画关系之密切已是定论。中国园林如同诗歌绘画一样,有其深远意境,这种意境是诗情画意通过景物表达其所蕴藏的艺术境界,即园林意境,它是由现实的景观所产生的“想象”与“联想”。本文基于此,对中国古典园林景观中的意境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古典园林 景观设计 意境
中国园林景观中的意境是同中国文化和艺术紧密相关,水乳交融,不可分割。其不是一个孤立的景象,不是一座孤立的建筑、一片有限的水面,而是有景外之景、弦外之音,在给游者更丰富的美的信息与感受的同时,呼唤出观者内心深处的共鸣。其意境深远,超凡脱俗,自成体系,别的任何国家的园林自然是无法比拟的。园林景观中的意境设计是复杂的过程,也是景观设计的最高境界,要求设计者有深厚的文化艺术素养,对自然物和人类生活的无比热爱。其主要创作手法有借景、对比、比拟联想等。通过巧妙的“借景”、“虚景”的种种方式、技巧,使建筑群与自然山水的美沟通汇合起来,而形成一个更为自由开阔的有机整体的美。例如有名的随园,园中“陈方丈大镜三,晶莹澄澈”,庭中花鸟树石,写影镜中,正是“望去空堂疑有路,照来如我竟无人”。各种借景丰富了园林景观层次和含义,不时更替的“虚景”成为园林生动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人畅怀于雨滴竹林和雾障楼台的虚实交映,感受自然轮回生化的美、光色风音变幻的美、烟气润物沁心的美。
一、中国古典园林景观中的文化底蕴
文化来源于人对自然界的思考。五千年的文化,我们有浑厚的积淀。过去的几十年,我们借鉴了不少的西方园林的东西,全盘西化自然不可取,中西合璧自然不失为一条出路,但中国有中国的文化,文化是前进的,所谓“厚积薄发”,我国是文明古国,现代的园林有现代的气息,也应该有民族的烙印。
1、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是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混乱中建立秩序的理论。他真正感兴趣的不是自然,而是社会生活,他的哲学是实用主义的,可以称之为行为伦理学。这些哲学思想在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北京和南京城的空间秩序)、房屋设计(北京四合院)、甚至室内设计(紫禁城的室内设计),都符合儒家的哲学准则。这种具有严格空间秩序的设计手法,不可避免地波及到造园领域。当然这样的影响是很有限的,它仅仅涉及到皇家园林中的寺庙和处理政务的建筑,如太液池、万寿山、龙王庙、琼华岛、凤凰墩等园林中的部分建筑,而就这些园林自身而言仍是自然的、布局自由的、非严格空间秩序的。
古典文人园林也同样体现了儒家哲学思想。中国历史上的儒家学士大夫多是理想主义者,受制于儒家君臣思想,当他们郁郁不得志,于是避世隐居。为了抒发这种感情,他们往往寄情于物。拙政园、网师园、退思园都属此类,这种对社会依赖的感情导致了园林的建造设计不只是景观设计,还寓含着深厚的社会意义。
2、禅宗思想的影响。
禅宗思想,一方面遵守佛教中“空”的理念:奉劝人们要达到一种完全平静安祥的精神境界,但人们置身于现实社会之中,这与他们“心既是佛”的与世无争“空”的信仰相矛盾。为解决现实与信仰的矛盾,他们或游山玩水、或种花造园,通过感受自然来抵达生活的真谛。园林为他们提供了寻求寂静瞑想的场所,在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之中发现永恒。“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描绘了中国古典园林超凡出世的意境。
3、道家思想的影响
如果说儒家和禅宗哲学影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总体布局和建造目的的话,那么道家美学哲学原则直接影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没有规整的行道树,没有绿篱,没有花坛,没有修剪的草坪,树木花卉的种植依照大自然原始植被分布方式。三五成丛,自由散聚,水池或山石、野趣横生,景色苍润。在设计建造上完全是树无行次、石无定位的自然布局。山有宾主朝揖之势、水有迂回萦绕之情,完全是一派峰回路转、水流花开的自然风光。甚至建筑物本身在园林中,也是按山水总体风骨走势,高低曲折、参差错落、量体裁衣、烘云托月、点染着自然山水的艺术情趣。这种自然式的中国古典园林不同于西方规则几何式的园林,原因就在于: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观艺术和营造手法是由道家思想决定的。
二、古典园林意境设计中的反复雕琢
园林意境创始时代的代表人物,如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陶渊明、王羲之、谢灵运、孔稚圭到唐宋时期的王维、柳宗元、白居易、欧阳修等人既是文学家、艺术家,又是园林创作者或风景开发者。陶渊明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去体现恬淡的意境。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所经营的辋川别业,充满了诗情画意。用文墨点题立意抒发感情,是中国园林的特色之一。
近代学者王国维指出:“文人造园如作文,讲究鲜明的立意,使情与景统,意与象统一,形成意境。”这中国园林属于山水风致园,加上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