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组方治疗高血压研究进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组方治疗高血压研究进展

中医组方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摘 要】心血管疾病是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疾病,高血压则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多发病。目前对高血压的主要采用西医西药治疗,但存在毒副作用大的问题。近年来,由于中医中药的作用靶点多、作用层次全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概述了多种中药组方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寻找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轻的中成药,为开展中医药在高血压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关键词】高血压;中药组方;平衡疗法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866-01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人类病死率最高的疾病是心血管疾病,它已经超过了恶性肿瘤,成为威胁人类的“头号杀手”。而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它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 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持续加剧,高血压的患病率持续增加。为了治疗这种严重的疾病,西医一般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具体如下:   1 改善饮食习惯。   如减轻体重、限盐摄入、补充钙和钾、增加运动、戒烟限酒等等。   2 降压药物治疗。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如下:   2.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目前应用巯甲丙脯酸、依那普利。   2.2 钙拮抗剂:常用药物有异搏定、硫氮卓酮及硝苯吡啶、尼群地平。   2.3 β受体阻滞剂:醋丁酰心安和柳胺苄心定,其中柳胺苄心定是WHO推荐的降压药。   2.4 血管扩张剂:常用药物有:硝普钠、长压定、肼苯达嗪。   2.5 利尿剂:包括双氢克尿噻、氯噻酮、速尿、氨苯喋啶。   2.6 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主要有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康得沙坦、替米沙坦、奥美沙坦等。   现代中医研究理论及实践的发展对高血压的发病机理的认识日益深入。目前认为,高血压病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病理过程,它不是单一因素形成,而是由饮食、精神、体质、七情、劳累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体质禀赋不足、阴阳偏衰、脏腑亏损等是最常见致病原因,劳倦过度、高度精神紧张或强烈的精神刺激等也是发病的常见因素。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本虚标实,本虚则为正气虚,责于肾气亏虚,水不涵木,心脾两虚,气血不充,肾精不足,髓海失荣;标实则为邪气实,责之于肝阳上亢,阳化风动,气血上冲或痰浊中阻,阻塞脉道,上蒙清窍或瘀血内生,涩滞血脉,气滞血瘀,损伤脏腑[1] 。   丁毅等则认为“痰瘀互结、毒损心络”是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主要病机: 高血压病的证候演变规律, 与络病的层次递进互相吻合。早期为疾病初起, 络脉出现气滞、血瘀或痰凝等病理变化, 以痰瘀互结、毒损心络为主, 阴虚阳亢为辅; 中期, 虚实并见,以痰瘀互结、毒损心络与肝肾不足并见为其特点; 晚期以阴阳失调为主, 兼有痰瘀互结[2]。   近年来,中医对高血压的治疗水平也不断提高。而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时除了降低血压外,更注重以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来改善症状, 而中药内的多种成份则能够多层次、多靶点改善心脏及血管的正常功能,从整体上对人体进行调整, 这样的一种全身性的“平衡疗法”,有着西医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本文主要从中医中药治疗高血压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2.6.1 能有效降压,并能缓解胸闷、心悸、头晕头痛和肢体麻木的中药组方。   方长庚等选择了120例高血压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分组。对照使用组硝苯地平10mg, 每日2-3次, 口服, 连用6个月。治疗组在服用组硝苯地平基础上加服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每次1.0g, 每日3次,连用6个月。结果发现除了有效降低血压外,治疗组与对照组对胸闷、心悸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5%和70.0%;对头晕头痛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7.4%;对四肢麻木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7%和61.9%,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2.6.2 治疗高血压且能够改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中药组方。   2.6.2.1降压平衡液   白青等选择门诊及住院100例高血压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有左室肥厚。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使用降压平衡液口服,组方为天麻、钩藤、石决明、牛膝、夏枯草、枸杞子、桑寄生、杜仲、珍珠母、菊花、丹参、郁金、白芍、山楂、栀子、泽泻,1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使用复方罗布麻片治疗1个月。结果发现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8%,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5) 。且治疗组治疗后左心室肥厚参数、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等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P 0.05) 具有显著性差异[4]。   2.6.2.2 降压散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