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乾嘉时期流人西域诗中情感世界分析
乾嘉时期流人西域诗中的情感世界分析
内容摘要:乾嘉时期是清朝由盛而衰的转折,在这个时期皇权出现高度的集中,对人的思想进行控制,在这种社会体制下对思想文化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因此为了达到屯田戍边和惩罚的需要,这一时期的流人主要被发配到西域。而诗歌作为抒发情感的载体,是流人真实情感的表达,这一时期出现了较多的西域诗,本文主要针对乾嘉时期流人西域诗中的情感世界进行分析。
关键词:乾嘉时期 流人 西域诗 情感世界
流放人员在被发配的过程中,精神和身体都受到严厉的冲击,这些复杂的情绪都真实的反映到了诗歌创作中,成为流人宣泄情绪的手段,因此流人西域诗中存在着大量的情感,对当时社会的现实进行反映,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因此通过流西域诗中情感世界的分析,对历史文化的考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乾嘉时期流人群体出现的原因
(一)皇权争斗
在乾隆-嘉庆时期,皇权高度集中,新的思想解放思潮不断的涌现,对专制体制进行抨击,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对新思想进行镇压,社会动荡加剧,导致大批流人的产生带来的吸引力和震慑力不言而喻,因此在皇权交替过程中出现政治斗争是不可避免的,在皇权高度集中的背景下,皇权被分割成不同利益群体,相互之间的斗争成为争夺的关键,一旦在斗争中失败,就会出现大量的流放人员,这种情况在乾嘉年间更加明显,因为皇位内部权利斗争而被流放的人数较多,而这些流人一般具备独立的思想,受到过专业的教育,这就使得在进行流放的过程中具有自身独立的思维,并表达在诗歌中,展示出丰富的情感。例如乾隆“弘皙逆案”以赵家为首的四大家族悲剧命运为交织,讲述了清朝乾隆年间几大家族从声名显赫到家族毁灭的悲剧。这些官员在被发配到西域,属于典型的皇权争夺的牺牲品。
(二) 文字狱
清廷由关外而入主中原,是中国历史上继元之后又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在统治过程中给你不得不通过对人的思想进行高度控制来巩固政权,防止社会的发展与其通知造成的冲突,但是这种高度集权的思想下容易出现反抗思想,并通过一些言论将思想进行表达,但是这样的表达形式是对皇权的公然藐视,统治者为了巩固集权统治,对于先进思想进行残酷镇压,乾隆年间甚至与编撰《四库全书》的名义销毁了大量的文化典籍,造成当时文人的反抗,造成大量文人被流放的悲? @?如胡中藻《坚磨生诗抄》案。胡中藻,进士出身,曾任翰林院学士及广西学政等职,乾隆十八年,有人将胡所著《坚磨生诗抄》送乾隆处告密,说《诗抄》中有“一世无日月”、“一把心肠论浊清”等句,乾隆大怒,认为这是“悖逆诋讪怨望之词”,被发配西域。
(三) 劝谏获罪
为了对中原进行统治,清朝的统治者不得不采取高压政策,但是这种统治思想严重的制约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不能对政权进行巩固,因此当时也出现了一些士大夫为了谏言,但是这些谏言的出现是对当时皇权的公然藐视,因此就出现大量因为谏言而被流放的人员,这种情况在乾嘉时期更加明显,这一时期在虚假的繁荣背后是社会发展的衰败,但是统治者并未意识到其中的问题,导致对一些谏言的反感,造成大量的士大夫被流放。例如乾隆二十一年,江苏大灾,庄稼歉收,米价暴涨,灾民无以为生,而贪官污吏只顾自己享乐,置灾民于不顾。常熟人朱思藻十分气愤,乃将《四书》凑集成文,题为《吊时语》,抨击贪官。乾隆认为这是“侮圣非法,实乃莠民”,朱被杀,凡看过《吊时语》而未告发的也被流放西域。
二、乾嘉时期流人西域诗中的情感主题
(一) 爱国之情
乾嘉时期流人西域诗中包含了大量的爱国主义情怀,包括对骨肉同胞和祖国河山的爱好,是一种身为中国人的自觉,这种情怀不会因为自身环境和地位的变化出现转变。毕竟西域发生的战争较多,清朝统一西域也付出了较大的代价,流人在进入到西域真实的感受到战争的发展,对于清朝的统治还是存在一些认同感,这些情感都会在诗歌中体现出来,使表达对清政府统一西域历史功绩的赞扬之情。曹麟开的《伊犁四首》其一即纪其事:“斫营廿五腾骁骑,执馘三千扫彗星。神策独筹排筑室,王师大顺迅犁庭”,赞扬了清军不费吹灰之力、以少胜多的英勇和无畏精神。
(二)思乡之情
流人被流放到远离故乡和亲人的地方,对于流人而言故土总是难离,回归成谜,展示出了深刻的悲剧色彩,并将这种情感展示到创作中,将自身的情感进行抒发,展示出离开家乡的无奈和悲剧,具体表现为:流人西域诗中多通过梦境对自身的思想情感进行表达,在梦中流人会梦到家乡和亲人,对亲人的情感是真实存在的,例如“庭花沐雨生秋色,幕燕欹风皆比邻。抬眼天山万年雪,一回凝涕一伤神”就是这种思想的表达,将秋天的肃杀之气、动物归巢的活动与自身的流离失所进行比较,更添凄凉。最后,节日也成为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在流放的过程中肯定风餐露宿,这样就会更加勾起诗人对以往过节氛围的怀念和对亲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