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典籍中瞽优谈中国曲艺美学价值
从典籍中的瞽优谈中国曲艺的美学价值
历史上关于古代从艺者活动的记载非常丰富,史料可查的较早记录是距今约4300年的帝喾时期。帝喾是三皇五帝之一的高辛氏,即黄帝的曾孙,司马迁《史记?竹书纪年?五帝纪》、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中均有关于帝喾“使瞽人拊鼙鼓,击钟磬,凤凰鼓翼而舞”的记述。《诗经?大雅?灵台》有云:“於论鼓钟,於乐辟雍。鼍鼓逢逢,蒙瞍奏公。”
由《周礼?春官?乐师》及东汉经学家许慎《说文解字》可知,?、瞽、瞍、俳、优等都皆是对我国古代较早的从艺者称谓。在此,笔者借着典籍中对瞽、优旧事的记录,简单谈谈当代中国曲艺中一脉相承的美学价值。
一、劝人向善的中华美学继承
中国曲艺自古以来与中华美学精神相携前行,在先秦的瞽人旧事中就可见曲艺艺术的历史积淀及劝人向善的美学传统。西汉刘向著《列女传》,其中一卷《母仪传?周室三母》中记载周文王的生母大任(太任)时谈到,“君子谓大任为能胎教”,“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过人矣。”意即周文王在未出生前,其母大任就以听从瞽讲为人处世的故事作为胎教去感化他了。尽管我们无以考证瞽的“道正事”与文王才智的关联,但可以了解“瞽”作为艺人的前身,其说、唱活动担当了劝人向善的角色,已经为统治者所认同与接纳。
曲艺的文学特质是抱诚守真,抑恶扬善,但其“基因”却源自我们民族曲艺“说书唱戏劝人方”的美学传统。尽管当代曲艺存在曲种的多样性、表演技艺手法的多流派,但曲艺文化始终在“说什么与怎么说”之间选择了有意思和有意义的有机统一。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之《谐隐》篇,以对“言皆”者的劝诫,表述了对古代曲艺先人活动从正从善功能的认可。他认为,擅长讽谏的优人对统治者的决策带来直接的“义正”影响,发挥了积极的社会效用,所以正史中才得以保留滑稽列传的位置。所谓“优旃之讽漆城,优孟之谏葬马,并橘辞饰说,抑止昏暴”。只是,刘勰本人更倾向于艺人活动的实用价值与政治功能,不比司马迁“谈笑讽谏、善为笑言,然合于大道”的语言来得亲切。
一般来说,鼓词的名称起源于明朝,指以鼓、板击节说唱的汉族曲艺艺术形式,它是与远古鼍鼓、诗经中瞽瞍、两汉击鼓说唱陶俑、唐五代变文、宋元的陶真、鼓子词、诸宫调、货儿郎、词话、瞽词一脉相承的曲艺形式,清有鼓儿词、鼓书、大鼓、子弟书,今有梅花大鼓、西河大鼓、山东大鼓、梨花大鼓等。鼓词作为各种大鼓唱词的统称,是文学、音乐和表演三种艺术的结合,以文学为主的说唱艺术。也有人说“瞽词”源于陆游“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的诗文,“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恰是瞽人通过说唱,向乡民诉诸一种处世观,即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方正行事准则。
二、寓庄于谐的语言风格的延续
《史记》卷七十一引用了邹诞、崔浩、姚察之言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俳优之言作了解释:“滑,乱也。稽,同也。谓辩捷之人言非若是,言是若非,谓能乱同异也。”“滑音骨。滑稽,流酒器也。转注吐酒,终日不已。言出口成章,词不穷竭,若滑稽之吐酒。故杨雄《酒赋》云:鸱夷滑稽,腹大如壶,尽日盛酒,人复藉沽是也。又姚察云:滑稽犹俳谐也。滑读如字,稽音计也。言谐语滑利,其知计疾出,故云滑稽。”司马迁之所以将优旃、淳于髡、优孟三位俳优艺人之传并称为《滑稽列传》,其原因大概是他们语言风格的相似吧。
历史上的淳于髡与邯郸淳,是两个非常有意思的人物。从两个人的名字上看,“淳于”和“邯郸”是两个人的祖籍,“髡”本刑名,非雅意,用作人名似诨号,带有戏谑意味;而邯郸淳之“淳”取自“淳于髡”之“淳”也是民间的一个趣传,意为邯郸淳是邯郸的淳于髡。邯郸淳与丁仪、丁?M、杨修并称为曹植“四友”,著有《笑林》和《艺经》这两部中国最早的笑话和杂耍专著,被称为“笑林始祖”。《笑林》一书原3卷,被宋代人增添至10卷,今已亡佚,仅存29则。其中一叶障目、山鸡献楚、人云亦云等故事能流传至今,与其语言的幽默个性来说明事理是分不开的,让人在快乐中轻松和愉悦地感受其深刻的蕴涵。
明末清初,在山东曲阜有一位富有经济之才的鼓词作家,他便是自号“木皮子”的孔尚任父亲的故交贾凫西。据传自64岁辞官后,他23年的晚年生涯都是和木皮鼓词的创作与演唱为伴的,对我国的鼓词艺术发展作了重要的贡献。他端坐街头,自行演唱,在当时影响很大,其作品《木皮鼓词》便具备寓庄于谐的语言特征。孔尚任的《桃花扇》中大段引用了他的鼓词,文学家鲁迅也在作品《坟?题记》《集外集拾遗?老调子已经唱完》等多次引用他的话,借用“软刀子割头不觉死”等词句翻新成了名言。
“太仓里的老鼠吃得饱,老牛耕地使死被剥皮”,“老虎修福食人肉,游鱼犯罪遭刮鳞”,“古剑伤人敬至宝,草鞋垫脚弃泥洼”词中以比喻、拟人、对比、对仗等多种修辞的运用,加之十三辙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