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言语层面浅析诗歌郑愁予错误美
从言语层面浅析诗歌郑愁予《错误》的美
1954年,郑愁予写了《错误》这首诗,写了诗中思妇等待她所想念的人归来最后没有归来的失落,诗人将旷达的气质和温婉的韵味融合于这首诗。本文将从言语层面的语言、文法、意象方面,分析《错误》这首诗歌的美。
关于《错误》这首诗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普通的思人诗,也有人认为这是写台湾想要回归中国的诗歌。郑愁予解释过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当时作者跟着自己的母亲逃难,作者的父亲是一名军人,他的母亲每天都在盼望着父亲回来。本文浅析该诗是以一个等待的妇女形象进行分析,本文将从诗歌的原文进行分析: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一、语言层面的音律美
本文中提到的语言层面包含音韵、节奏和旋律。首先音韵包括声、韵、调,其中押韵、平仄、语调等都可以丰富音韵美,“走过”的过(guò)和“开落”的落(luò),这两个字的声调一样,韵母一样,上下两句是押韵的;文章中间的“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中的“晚(wǎn)”和“掩(yǎn)”押韵,声调和韵母都一样;“三月的柳絮不飞”“三月的春帷不揭”中的“飞(fēi)”和“揭(jiē)”押韵,而且两者句式相同。像这样的字词的押韵,可以构成声音的回环之美,使文章富有美感;诗歌中的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的声调不相同,声调的不同,构成句子的平仄不同,避免了朗读时的一成不变,使听者觉得文章富有诗意具有美感;节奏有快慢轻重之分,在这首诗歌里,因?槭浅ざ叹洌?所以每一句的节奏不一样,这样整首诗歌都有一唱三叹之感,节奏比较缓慢,使人感觉韵味无穷,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将一个妇女等待归人的思念表达出来,含蓄委婉的展现出妇人等待时的担忧和焦急见到思念的那个人的情感;这首诗歌的旋律是回旋婉转的,诗歌中出现了叠字和重复,其中叠字有“小小”“达达”,“小小”和“达达”都能让我们营造出画面感。“小小”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直观感受,思妇等待的人一直未归,每一次的错认,让思妇的心遭受一次次的失望,表现出思妇失落的情感。“达达”能带给我们听觉上的美感,“达达”的声音是马儿奔跑在青石板上的声音,仿佛马儿即将到来,这样的视觉和听觉效果让读者犹如身临其境,可以使这首诗歌更具画面感和艺术美感,而叠词本身的作用可以增强这首诗歌的音律美;“小小”和“三月”都出现了两次,可以称作重复,起到强调的作用。“小小”一词表达了思妇的心虽小,但是全是对未归人的思念的等待,其中的爱意自是不言而喻;“三月”,指时间季节中的三月,三月属于春天,春天是一个温暖的季节,可是在思妇心里,这里的三月却如寒冬一样,等不到未归人的回来,反衬出思妇的感情,浓烈的哀伤之感。
二、文法层面的字词美
本文中提到的文法层面是指词法,包括用词和词序的分析。诗歌的开头“我打江南走过”中的“打”,一般使用“打”字时,打是动词,敲击的意思,这里作了介词,表示“从”的意思,使用“打”字可以使这首诗歌更具美意,还有诗歌“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中的“等”,一个等字直接明了的说明思妇在等待她心里想念的那个人,开门见山的表达了思妇的期盼思念之情,也说明了思妇一次又一次的等待,等来的却是失望的坚持。这首诗歌共有两处倒装,一是“……容颜如莲花开落”,此处正确的词序应该是“如开落的莲花”,把“开落”放在莲花之后是为了对应第一句的最后一个字“过”,押韵,开落的莲花是指莲花开了又凋落了,再开再调落,暗示思妇等待她所思念的那个归人的时间之久,同时莲花的开落也暗示思妇的青春正在慢慢消逝,等待了那么长的时间,一次次的升起希望再一次次的失望,突出思妇的坚持和对未归人的爱之深。另外一处倒装是“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正确词序为“恰若向晚的青石街道”,把“向晚”放在“街道”的后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也是为了后面的“掩”押韵,此处的向晚的意思是接近傍晚,就是黄昏时间。一般来说,黄昏的景致是非常迷人的,诗歌给人以强烈的画面感,夕阳西下,太阳的余光斜射在铺满青石的街道上,这一切是多么的美好,但是思妇等的那个人还是没有归来,给这美丽的景色平添了惆怅的情感,使用了倒装的词句,使诗歌更具音韵美,打破常规语序,使诗歌中的思妇形象更突出,字词的美使诗歌更具画面感,呈现出动态的美。作者们总是设法把普通言语加工成陌生的、扭曲的、对人具有阻拒性的言语,这种言语可能不合语法,打破了某些语言的常规,甚至还不易为人所理解,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从而获得较强的审美效果。诗歌中“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寂寞的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