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代画像石铺首衔环影响因素到图像特点.docVIP

从汉代画像石铺首衔环影响因素到图像特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汉代画像石铺首衔环影响因素到图像特点

从汉代画像石“铺首衔环”的影响因素到图像特点   摘要:“铺首衔环”作为一种我国常见的门装饰品,兼具了实用性与观赏性。最初的“铺首衔环”出现在门上,具有“辟邪”或“镇宅”的作用,保留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后期也成为了宅院主人身份等级的象征。汉代墓葬中出现的铺首衔环,其图像特点、所处位置都具有特殊的意义,与汉代的生死观念息息相关。我们可以通过对汉画像石中铺首衔环形象的解读,分析其影响因素,揭示其图像学意义。出现在汉画像石上的“铺首衔环”是传统纹饰发展与流变的典型,伴随着不断发展的墓葬习俗,表现出传统宗教思想及社会意识在墓葬文化中渗透深度与影响力。   关键词:汉画像石;铺首衔环;图像分析   中图分类号:J2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铺首两字,最早出现在《汉书?哀帝纪》中:“学元庙殿门铜龟蛇铺首鸣”。这里的铺首指的是装饰于门上作叩门之用的建筑物件,其形状为龟形(“龟蛇之形”是四象之一:北方玄武),材质是铜质。另外还有银质地与螺形状的铺首也常用在门上。①汉代社会厚葬之风盛行,流行的椁室墓即仿造主人的身前住宅,时人事死如生的观念影响了铺首衔环在墓葬中出现的位置及其作用。此外,铺首衔环多刻于墓门上,也是依据汉代生死异路的观念,认为人死了之后,灵魂与身体的是分开的,而人的灵魂则可以留在墓室之内,这个时候铺首的主要作用就是守卫墓室的安全,保护死者身体不被破坏。出现在汉画像石上的“铺首衔环”是传统纹饰发展与流变的典型,伴随着不断发展的墓葬习俗,表现出传统宗教思想及社会意识在墓葬文化中渗透深度与影响力。   一、 汉画像石“铺首衔环”形象形成的影响因素   西汉至东汉时期是铺首发展的成熟期。这个时候出现在汉代画像石墓门、陶瓷器、铜器上的铺首,以及出现的一些玉质的铺首,造型更加多样化:较多的是带“山”字形冠的、也有带胡须的,表情或平静或凶猛,有的造型像虎、有的造型像牛。一般认为“铺首衔环”图像的来源是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饕餮纹,或者兽面纹,但原始巫术对铺首形象的最终形成也起了一定作用。由于汉代社会对于神仙崇拜较为热衷,所以此时期的铺首衔环还增加了辟邪的功能。而汉画像石上带山字形冠的神兽的铺首形象,则多认为是与汉时升仙思想相关。   (一) 饕?纹(兽面纹)任何一种图像都是具有继承性与延续性的,学术界普遍认为铺首衔环的主要及直接来源就是原始的饕?纹饰,兽面纹又是饕?纹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青铜器上的兽面纹对铺首衔环形象的形成也有重要作用。很明显,汉画像石中典型的带山字型冠“铺首衔环”形象承继了饕?纹中的兽面形象(如图1),商周时期是兽面纹发展到高峰的时期,这个时候的兽面纹已经形成了一种较为固定的形象。铺首最早在青铜?上出现,见于商代晚期,汉代之后,铺首及铺首衔环出现在青铜器物上的现象越来越少。②发展到后期,铺首衔环越来越多用于门上装饰,在汉代被应用到了墓室画像石中。   (二) 玉器铺首衔环当中的“环”是直接受到了了史前良渚文化中“玉璧”的影响。信立祥认为,铺首所衔之环其实是玉壁,铺首和玉璧图像均起着驱逐恶鬼、保护墓主尸体的作用。④在汉代画像石墓门上,有铺首衔环和铺首衔璧两种,铺首所衔之环,窄者称环,宽者为璧。而这种玉环(玉壁)的作用与铺首一样,是用来辟邪以达到保护墓主人尸体的目的。   (三) 原始巫术汉画像石上的铺首形象最为常见的是带山字形冠的神兽,上部和下部一般都有可以飞翔的动物,多四神和凤凰,被认为与神仙巫术思想相关,这种山字形冠被认为是由原始巫师的形象演变而来,与三星堆神像及良渚文化玉山字形器神似。古人将铺首衔环刻在了墓室的石面上,寄托了活人的永生信仰与对死者的美好祝福。有人认为,铺首上张开的兽口,可能是把彼岸(如死者的世界)同此岸(如生者的世界)分隔开的最初象征,也可能是阻隔外界妖魔鬼怪入侵的屏障,也可能是通向仙界的入口。⑤   (四) 外来因素汉代时期我国与中东地区的交流频繁,不管是社会风气还是文化氛围都在互相影响,汉代画像石中部分铺首的形象在这一文化交流背景下显然也是受到了外来狮子的造型影响,原产于安息、天竺摩陀国的狮子在汉代时期流入中国,西汉时期的上林苑已经专门为狮子修筑圈舍,供人欣赏。⑥汉代画像石的“铺首形象”加入了自西域流传过来的狮子形象后,更加接近现实中的动物形象⑦,胡须、口都比较写实,汉代青铜器、玉器以及陶器上的兽面纹表现同样如此。   二、 汉画像石“铺首衔环”的图像特点   (一) 写实与意象兼具汉代画像石“铺首衔环”图像改变了过去图案只是抽象符号的表现形式,加入了大量的写实形象。   汉代各个地域的汉画像石中铺首衔环图像的表现手法都是有差异的,南阳地区的铺首形象粗犷威严,陕北地区更突出层次感,。这两个地区也有共同的特点,比如双角兽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