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英习语看中西方价值观差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汉英习语看中西方价值观差异

从汉英习语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摘 要:习语作为语言的一个部分能够传递文化内涵的信息,本文通过英、汉习语所折射出的中西方不同价值观,从道德标准、金钱观和个人主义、群体主义取向三个方面比较了中西价值观的差异。   关键词:习语 价值观 差异      价值观是人们生活实践和文化积淀的产物,是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运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反过来又成为人们评价事物、品评人物的标准和原则;简单地说,就是每个人判断是非黑白的信念体系。文化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中西方不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了衡量“真、善、美”不同的价值标准。   习语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的精华,是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的最典型表现。汉英两种语言中的习语数量多、来源广,受不同文化影响都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分别记录了两个民族不同的历史、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反映出两个民族不同的经济生活、思维方式,透露出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心态和价值观念。习语犹如一面镜子,清楚地折射出中西文化的不同。   中西文化在价值观念方面的差异在汉英习语中十分明显,笔者拟对汉英习语所反映的价值观差异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比较说明。      一、道德标准的差异      从总体上说,中国和西方在传统道德观念上有许多共同之处,如赞颂勤劳、鼓励节俭、重视诚实等等。而事实上也有很多的不同。下面我们将通过反映这些道德观念不同的习语,来看看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和西方传统道德观念在对“谦虚”、“面子”和“人言”上的不同态度。   谦虚被我们中国人认为是一种美德。汉语中有许多有关谦虚的习语,例如“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反讽俗语“老王买瓜,自卖自夸”等。而“自知之明”则是对谦虚这一美德的赞颂。此类习语反映了谦虚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而西方激烈的社会竞争使人们注重个人行为、个人成就的获取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形成了独特的价值取向。“谦虚”被认为是“自信”的反义词,在许多习语中,对“自谦”都是持否定态度。例如,   Modest dogs miss much meat. (谦虚的狗没有肉吃)   Where there is fear there is modesty. (谦虚源于胆怯)   An excess of modesty obstructs the tongue. (谦虚过分束缚舌头)   我们再来看看中西方传统道德观念在对“面子”和“人言”上的态度。中国人非常看重面子。有关的习语有:“人有脸,树有皮,没脸没皮没出息”、“人怕不要脸,树怕剥掉皮”,“死要面子活受罪”。由于在乎面子,中国人最怕不利于自己的流言。“谣言可以杀人”、“舌刀不用铁,杀人不见血”、“人言可畏”、“棍棒伤皮肉,恶语伤人心”。   在西方的传统道德中,一方面认为名誉很重要,人应该检点自己的行为,但只要自己不危害社会和他人,不违纪违法,他人如何评价自己并不重要:   Sticks and stones may break my bones,but words will never hurt me.(棍棒石头可能打断我的骨头,但话语绝不会伤害我)   从另一方面来说,在西方,按照基督教的说法,人人都是有罪的。一个人要想抨击别人的罪,首先要想到自己也有罪。《圣经》中说道:“不要评断人,上帝就不审断你们。”因此西方人自身也不去议论别人,并且他们认为个人隐私是不可侵犯的,把搬弄是非视作可耻的事。如谚语中说到:   A tattler is worse than a thief.(搬弄是非的人比贼还坏)   Who chatters to you,will chatter of you.(对你说是非的人也会说你的是非)   而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规矩的,有道德的人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应该襟怀坦白。例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明人不做暗事”,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而且,中国文化认为,如果你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是无法隐瞒的,所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纵有千只手,难捂万人口”。当然问心无愧时也无需隐瞒,所以有谚语:“人正不怕影子歪”、“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中国人在这样一种心态之下,说说别人的隐私,也就无所顾忌了。      二、金钱观的差异      西方文化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比较重功利和实效,西方历史上的移民现象也造就了其价值观念中“金钱”的特殊地位,移民的祖先大多来自贫民,因此,追求财富改善生活成为绝大多数移民的梦想。比如,美国最典型的民族特征是实利主义。美国人把金钱视为衡量成功的标准,因此他们有“A man without money is no man at all(袋中无钱,不是男子汉)”这样的说法。这种实利主义决定了钱对于他们来说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