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文化内涵看英汉植物比喻语用意义
从文化内涵看英汉植物比喻的语用意义
摘 要:英汉两种语言都有植物设喻的习语,但不同的思维模式、风俗和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都影响着人们对植物的好恶与褒贬。人们常常借植物来寄托和表达情感,中英两种语言赋予植物词汇以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比法探讨了英汉语言中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词在运用上的文化差异,对中外文化交流及翻译实践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植物比喻;文化差异;语用意义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9)10-0111-4
Abstract: There are idioms of plant-based metaphor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 and people tends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and emotions with plants, but different mode of thinking, customs and religious beliefs and aesthetic taste affect people’s likes and dislikes to the plants, so vocabularies of plants are given special cultural connotations both in Chinese and English. This article discusses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plant words with symbolic meanings by comparing their usag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To be aware of such differences will be helpful for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ranslation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Key words: plant-based metaphor, cultural difference, pragmatic significance
1. 引言
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词语,有成语、谚语等,其中不乏植物比喻的习语。人们往往把他们所熟悉的一些植物的特征加以引申并运用到语言实践中。自然界里的植物千姿百态,是人类的朋友。在长期接触的过程中,植物的独特形态特点和习性唤起了人们无限的美感,使人们产生了种种联想,并借植物来表达思想、寄托感情和抒发理想。在中国,绚丽多彩的花草树木一直是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汉语中的许多花木也因而具有了极丰富的联想意义和文化内涵。英语国家受西方古典神话和历史文化的影响,花木情结悠久而强烈。由于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等的不同,汉英民族对同一植物所引起的联想意义往往不一致,形成了汉英植物词汇的文化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利于了解跨文化交际。
在跨文化交流中,植物词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在汉英两种语言里具有不同的用途及文化价值、文化意蕴,这就要求人们要了解使用该语言国家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风土人情,并把握和细究植物词语的意义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从而有效地进行跨文化的言语交际。文化渗透于语言的各个层面,不同的文化习俗、历史背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都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不同文化对同一词语赋予的意义有时相同,有时迥异。词语的语用意义便是词语在实际运用时所蕴含的意义(文莉,2003:180)。如汉语中用榆木疙瘩比喻脑瓜不灵活的人,常青树喻友谊,用并蒂莲形容恩爱夫妻,樱桃小口描述美人,红豆比喻相思等。英语中“onion(洋葱)”形容令人讨厌的人,黄水仙象征着春天和欢乐(黄建滨,2000:209)。植物类习语受文化传统的影响,在英汉语言中具有各自固定的蕴含意义和象征意义,具有极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拟从文化内涵的角度分析英汉习语中植物词语的语用意义的异同。
2. 植物词语的语用意义的异同
2.1 英汉植物词语语用意义的相互对等反映了中西文化部分重合现象。
尽管英汉两个民族在地域和社会文化背景上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但在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在生活经历和思想认识上有共性,都有喜、怒、好、恶等相同的情感反应,表现在语言上,其本质就有了某些共同特征,使得词汇语用意义相同或相近。不同植物表达相同的语用意义,体现了英汉语言文化的异曲同工之妙。英汉习语中涉及的植物形象千姿百态,有些习语中虽然使用了不同的植物类词语,但它们却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象征意义。
比如,“玫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