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藤野先生解读大师胸怀
从《藤野先生》解读大师的胸怀
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先驱。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为全世界认可。1918年5月,他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作品丰富,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等。
时代背景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段。创作时间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留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一个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使他改变了初衷。片中,中国人眼睁睁看着日本人枪杀为俄国人作侦探的中国同胞时的麻木神情给鲁迅带来了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鲁迅写此文时,正是“三一八”惨案发生以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了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写作特点
这篇回忆录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思想和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学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本文是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有如下特点:
一、脉络分明,记叙有序
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的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开头写东京(是作者往仙台见藤野先生的缘由),然后用设问句自然过渡,接着写初到仙台受优待(衬托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除回忆藤野先生这条明线外,本文还有一条内在的线索,就是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如,写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写仙台医专日本“爱国青年”寻衅和看电影事件;写作者弃医从文,都是围绕这条内在的线索。因此,文章篇幅虽长却脉络分明,材料虽多却井然有序。
二、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征,突出人物品质
文中具体写了4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作者采用白描手法,写人物抓特征,几笔勾勒就甚为传神。如写藤野先生,写他的“黑瘦”、“八字须”、“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衣着“模胡”,冬天穿旧外套等,描画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又如写“清国留学生”,抓住了盘辫子这个细节,深刻地反映出了他们的思想本质。在清末,不少仁人志士都剪辫子,表示与清王朝的决裂,而这些留洋学生既要学时髦,又要表示忠于腐朽的清王朝,于是只好盘起辫子。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揶揄的口吻,对他们的辫子进行形褒实贬的描写,揭示了这些留学生庸俗腐朽的思想本质,也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厌恶之情。
三、语句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这篇回忆文章写的是作者终生难忘的“伟大的”人,记的是震动作者灵魂的典型的事。因此,不管是抒情议论的语句,还是写人记事的语句都饱含感情。如怀念藤野先生,作者写到,“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直接抒发感激敬仰之情。再如,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写赴仙台途中深刻的印象;写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写弃医从文的举动,字里行间都充溢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深切感情。
四、话言朴素含蓄,精练深刻
文中充满着对藤野先生的尊敬、爱戴和怀念,但却没有溢美之辞,往往在那三言两语的叙说中,让我们感受到发自作者内心深处的真挚情感。如,“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这看似平淡的叙述语言中却反映出藤野先生对作者的热情与关怀,说明他是个没有民族偏见,兢兢业业工作的教师。另外,作者写这件事情,更是为了表明他对藤野先生的崇敬与感激。再如,“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这种“不安和感激”是深刻的,但是作者并没有接下去写些赞扬和抒发感情的话,而是平静地实实在在地叙述了“不安和感激”的原因,“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出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这段话中,我们注意一下作者刻意选择的几个词,它们不仅可以使我们体味到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情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