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官德思想历史局限与价值
传统官德思想的历史局限与价值
【摘要】传统官德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德配天、忠君爱国、以民为本、清廉勤勉、修身正己的思想。虽然传统官德思想在当下看来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但其中一些精华内容对今天提升党员干部道德水平仍有现实价值和积极作用。
【关键词】传统官德思想 局限性 现实价值 【中图分类号】B823 【文献标识码】A
传统官德思想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传统官德思想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了维护封建君权和官僚利益的工具,但其中一些精华内容对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有着积极作用。 我国传统官德思想的主要内容
以德配天。君主的权力是“天”授予的,是“天命”但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有德者才可承受天命,失德就会失去天命。在我国古代,政治与道德是被捆绑在一起的,将政治与道德衍生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联系起来,使道德发挥出更强的政治功能,从而将封建统治制度的政治目的、权力和秩序与封建道德融合为一体,从伦理层面保证封建君主统治的政治合法性。所以“德治”受古代一些思想家大力追捧和倡导,将其视为维系封建统治的关键所在。《论语》中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尚书?太甲下》有“德惟治,否德乱”的内容。司马迁通过先秦政权兴衰而得出了“有德者昌”“饰诈者亡”等结论。官德成为了社会安危治乱的决定因素,这种传统思想一直延续到近代。
忠君爱国。忠君爱国是我国古代为官从政的根本政治要求和道德规范。忠君即对封建君主忠贞;爱??即报效国家,要求以国家、民族利益为中心,“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国古代封建君主将忠君与爱国并驾齐驱,实现自身统治地位在臣民爱国的道德追求中变得更加巩固的目的。在“朕即国家”的专制集权统治下忠君才是本质。周时即有这种忠君的思想,“危身奉上曰忠”,汉代的董仲舒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身以心为本,国以君为主”。司马光的“臣之事君,有死无贰”把忠君观念推向极致。与忠君相联系的是报国,“以天下为己任”是古代士大夫代代相传的座右铭,更是官德的大美追求。我国古代官员的职责是治理好国家,以报国为己任,这是官员为官的目的,但一切都要求以忠君为前提。
以民为本。以民为本是我国古代统治者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在治理国家中倡导的基本政治观念,并作为封建官吏为官从政的必要要求和道德准则。我国古代有很多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论述,如《尚书》中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孟子》的《尽心章句下》中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古代官德中的以民为本内容,一方面是要胸怀爱民之心,做到爱民如子,另一方面要有养民之法,做到民富国强。今天我们仍可以从古代“以民为本”的思想中作一些借鉴,然而必须认清我国古代“以民为本”的思想从根本上是地主阶级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使民众感受压迫和支配,进而巩固统治地位所采取的政策。它不是民主主义,更与社会主义民主有着本质的区别,为民做主与尊重人的发展、人民当家作主有着天壤之别。
清廉勤勉。古代官德思想要求官吏要将清廉作为其从政的根本,清廉也是衡量古代官吏官德水准的重要标尺。古人以“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是谓贪,贪则不廉,不廉就是败德。我国古代清廉的思想,一是强调“一朝玷污,终身玷缺”,要求官吏保持清廉,将为官清廉“畏人不知”列为次等,摒弃博取清廉名声的行为;二是注重节俭对保持做官清廉的重要性,“惟俭可以助廉”,认为不节俭必定贪腐。“居官不可作受用之想”,官员要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大力克制自己的欲望;三是禁戒贪污。汪辉祖在《学治臆说》中指出“以私用而亏官帑,实为侵盗”,徐栋在《牧令书辑要》写到“有礼物馈送,更丝毫不可受”。古代官德中的勤勉是要专心致志把政事处理地井井有条,一丝不可懈怠,为官一日就要尽职尽责。我国古代对勤勉的要求很高,一是强调尽心尽力,敢于负责。张养浩在《三事忠告》中说,“公家职务,一毫不尽心,即为苟禄,获罪于天下”;二是要不图安逸,全部精力处理政事。“要当专心致志,朝夕以思,自邑事外,一毫不可经意,如声色饮燕不急之务,宜一切屏去”。
修身正己。修身正己是自觉地对自身的言行进行反省,提升自身的品行,这也是我国古代官德对官吏提出的基本道德规范。我国儒家思想对“修身”非常重视,不仅有很多关于修身正己重要性的论述,还提出了一些修身的具体方法。儒家思想强调修身正己的目的在于将封建社会的道德要求,由必然性的外部权威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官吏个人德行的不断完善成为政治成功的杠杆,强调做好人是做好官的前提,先正己才能正人。《论语?宪问》中有“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论述。《论语?卫灵公》中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