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选模式下隐喻习得研究
优选模式下的隐喻习得研究
摘要:基于生成语法和优选理论的语言习得的不同理解,优选理论对语言的习得研究呈现出其特有的优势。以汉语隐喻习得为案例,在优选论的竞选表下我们可以看到限制级之间的竞选机制和重新排位过程,并总结出优选模式下的中国儿童隐喻习得的三个特征。
关键词:优选理论;隐喻;语言习得;特征
中图分类号:H0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0―0227―02
一、优选理论和生成语法对言语习得的不同理解
和生成语法一样,优选理论也是一种天赋理论――即语言能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优选理论也把普遍语法做为一种语言习得机制。但两者也不完全一样。
优选理论和生成语法的区别在于:第一:优选理论认为,先天的机能和外在的语言输入在语言习得中相互影响,发挥重要作用,因而更加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以Chomsky[1]为代表的生成语法派则认为,人生来就带有一种语言(特别是母语)获得装置(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因而人的语言能力是天生具有的(by nature),而非后天习得的(nurture)。
第二:优选论认为,普遍语法包含着一套有限的语法限制条件。大部分的限制条件是可违反的且他们相互之间潜在地存在着冲突。而生成语法认为:语法规则和限制条件是绝对的、不可违反的。生成语法的规则与参数法理论认为,普遍语法包含了规则和参数。规则是一套固定不变的、某种语言独立的、普遍的语言特征,这些特征同时又是由语法合格性(well-formedness)构成的、不可违反的限制机制。参数是有限的,决定着类型的演变。
第三:优选理论是一种表层形式语法,一种形式在某种语言里是语法合格的 ,并不以为着它在另外一种语言中也是合格的。“表层形式合格与否取决与特定的制约条件等级体系”(马秋武,王嘉龄,F30)。[2]而生成语法是一种演变式语法理论(derivational theory of grammar)。
第四:优选理论认为言语习得是一个限制条件的等级重新排列过程――“语法包含了限制条件和解决它们之间冲突的一般方法…… 语法评估这些分析结果看他们满足整套限制体系的程度,最后得出最优化的产出” (Prince Smolensky,2002)。[3]而生成语法认为言语习得是一种参数设定过程。所以“儿童必然不必学习UG,他们要学的只是参数设定。如他们的语言中的零主语、非限定式小句等都可以用CP和DP结构来解释(周流溪,2000)。”[4]
二、优选模式下的隐喻习得特征
下面,在优选理论的竞选表模式下,结合英语语法,我们来看中国儿童隐喻习得的四个特征。
第一, 汉语的隐喻句通常被省略主语。这受到了汉语的句法特征的影响――汉语句可以省略主语,而英语则不行。如:汉语:下雨了。英语:It’s raining. It不能省略。这种主语可否缺失现象可以通过下面的可违反性限制机制来解释(Grimshaw, Samek-Lodovici,1998):[5}
SUBJECT: A clause must have a subject in canonical position. (一个句子必须有主语)。
DROP-TOPIC:An argument that is co-referential with the topic must be deleted.(一个本体如果前后有对应的对象就必须省略。)
在汉语中,当前后句子中出现相同的主语或宾语,为避免重复,我们一般会省略掉或用代词来代指谈论的对象。所以在这两个限制级的竞争中,限制级二DROP-TOPIC在与SUBJECT的竞争中赢了。
例如:妈妈:爸爸准备好了吗?
宝宝:没有。真是只蜗牛!
竞选表一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只蜗牛”没有违反限制级SUBJECT,却违反了较高的限制级DROP-TOPIC,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第二个句子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孩子首选的、常用的表达方式。(根据优选论竞选表规则,如果一个侯选项违反了等级体系中的制约条件,就在表的该项下方标上*,如果违反了最高级别的限制级就用*!,表示淘汰。则表示最优的或最和谐的侯选项。)
第二,中国人喜欢把隐喻中的喻体放在本体前,做本体的定语,并用代词做句子主语。这是由下面两个限制级的竞争所决定的。
C-FORM (conventional form):X is Y. (传统隐喻结构是X是Y。)
Head-MOVEMENT: The head of a sentence is moved from the subject position to the co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