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领域自然与生活科技教学资源场地试验室器材蜡烛火柴
學習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
教
學
資
源
場地:實驗室
器材:蠟燭、火柴、方糖、食鹽、金屬鉗子
單元名稱
第一章
單元活動:蠟燭的秘密
教學時間
90分鐘(2節)
教材來源
二上自然與生活科技教科書(南一版)
單
元
目
標
能了解蠟燭燃燒時之過程為固態蠟熔化液態蠟,液態蠟汽化為氣態蠟,氣態蠟才能燃燒。
能了解蠟燭燃燒時,形態改變為物理變化。
能了解蠟燭燃燒時,氣態蠟燃燒為化學變化。
能了解快速吹熄蠟燭與慢慢吹熄蠟燭所產生煙不同之原因。
能了解蠟燭燃燒時會產生未完全燃燒之碳粒,並由實驗驗證。
能了解方糖(碳水化合物)中含碳,為何在燭火中不能燃燒。
能了解塗上食鹽的方糖在燭火中可以燃燒是因為食鹽中有催化劑(碳酸鎂)。
主 題 軸
分 段 能 力 指 標
過程技能
1-4-1-1能由不同的角度或方法做觀察
1-4-5-3將研究的內容作有條理的、科學性的陳述。
科學與技術認知
2-4-4-2探討物質的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
2-4-1-1由探究的活動,嫻熟科學探討的方法,並經由實作過程獲得
科學知識和技能。
科學本質
3-4-0-1體會「科學」是經由探究、驗證獲得的知識
科學態度
5-4-1-1知道細心的觀察以及嚴謹的思辨,才能獲得可信的知識
教
學
研
究
教材分析:
在第一章學生了解物質變化的情形,為使學生加深本章教授之印象,在本次的活動希望學生由日常生活中常見之蠟燭,利用所學知識及觀察力,分析歸納所觀察到之現象,同時印證所學知識,同時為增加趣味性及激發學生的想像力,讓學生思考為什麼塗上食鹽的方糖在燭火中可以燃燒,讓學生了解反應中除了反應物及生成物之外,還有催化劑可以加速或促使反應發生。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時間
評 量
備註
第一節
開始
學習活動
整理活動
結束
教學前準備
1.由教師根據學習單,簡介活動目的
2.由教師發下學習單,並說明再那個時段要完成紀錄的工作:
(1)教師發給一人一張學習單。
(2)教師解釋學習單上的問題,並確定所有學生都已了解。
(3)確認每位學生材料皆已準備好。
(4)務必請每一位學生能確實行動。
二、準備活動
引起動機
說明判斷物理變化及化學變化之依據,並強調此活動希望同學發揮敏銳之觀察力及想像力,藉由動手做實驗,親自體會”發現”的樂趣。
三、發展活動
學生對所看到的實驗結果,進行紀錄及分析。
回答學習單之問題並與同學討論。
最後請老師就學習單之問題提出解答,學生同時檢驗自身推測之合理性或錯誤之論點。
約
10
分
鐘
約
10
分
鐘
約
25
分
鐘
能仔細聆聽教師的講解並了解教師所講解的內容
學生組織知識及動手做的能力
從觀察中發現問題的能力
問題與討論
學習單1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時間
評 量
備註
第二節
開始
學習活動
整理活動
結束
教學前準備
發給學生每人一張學習單,並說明學習單內容。
準備活動
學生依據學習單之工作要求,發揮敏銳之觀察力及想像力,藉由動手做實驗,親自體會”發現”的樂趣。
發展活動
1.學生依據學習單之要求進行操作。
2.將所觀察之現象紀錄於學習單中。
3.就所觀察到之現象提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教師針對學習單之問題提出講解。
五、收回學習單,進行評量
約
5
分
鐘
約
5
分
鐘
約
25
分
鐘
約
10
分
鐘
能了解教師所講解的內容
敏銳之觀察及合理之分析能力
問題與討論
學習單2
學習單蠟燭的秘密1 姓名: 班級: 座號: 日期:
蠟燭的秘密
【活動目的】
藉由觀察蠟燭燃燒情形了解物理變化及化學變化。
【使用器材】
蠟燭、火柴
【步驟】
觀察蠟燭之外觀及構造並把它畫在下方格子內。
將蠟燭切成兩段,一段為步驟4時使用。
點燃蠟燭,觀察蠟燭燃燒情形,並將所看到的情形記錄於下表。
吹熄蠟燭,並觀察紀錄快速吹熄與慢慢吹熄之不同。
我觀察到蠟燭是長這樣子的
蠟燭燃燒情形
快速吹熄
慢慢吹熄
【問題與討論】
蠟燭燃燒過程中,屬於物理變化為 為什麼?
蠟燭燃燒過程中,屬於化學變化為 為什麼?
為什麼蠟燭中都要有棉線做的燭蕊呢?如果直接加熱固態蠟,是否可以燃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