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促进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遥感导论课教学模式探索
促进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遥感导论课教学模式探索
【摘 要】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国家遥感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要求。本研究在对传统遥感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基础上,通过在大学低年级开设遥感导论课进行教学创新实践。着重论述了问题导向的教学设计,基础知识与应用案例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讨论、报告、实验相结合的课程组织,以及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联系的能力培养等问题,并讨论了课程实施过程在授课方式、讨论题目设计以及成绩评估等教学组织形式,为开设遥感导论课进行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经验和参考。
【关键词】遥感;导论课;实践创新能力;教学模式
中?D分类号: TP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06-0034-003
【Abstract】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practical innovation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requirement for the national remote sensing youth talent team construction.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of remote sensing courses, this study aims at teaching innovation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an introduction class on remote sensing in the lower grades of the university.It focuses on problem-oriented instructional design, teaching methods that combine basic knowledge and application cases,curriculum organization that combines classroom discussion,reporting,and experimentation, and the ability to develop in-class learning and extracurricular practice,and discusses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The process includes teaching methods, discussion topics design,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The teaching organization forms provide experie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troduction course on remote sensing for students practical and creative abilities.
【Key words】Remote sensing;Introductory class;Practice innovation ability;Teaching mode
0 引言
遥感技术作为在当代空间信息科学领域快速发展的学科,是一门集物理学、计算机技术、航天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多领域高新技术于一体的技术。遥感技术作为唯一的全球观测手段,在资源、环境、海洋、气候、农业等全球性可持续发展问题领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的遥感自20世纪70-80年代开始,经过40余年的快速发展、积累酝酿、大胆创新,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1]。2010年,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确定为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要求统筹建设基于卫星、飞艇、飞机的高分辨率先进对地观测系统,并能够与其他观测手段结合,形成全天候、全天时、全球覆盖的对地观测能力,以全面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需要。同时,中国还作为发起国积极参与了地球观测组织GEO(Group on Earth Observations)这一政府间多边科技合作机制的建设和运行,推动建立一个综合、协调、可持续的全球综合地球观测系统[2]。
为保障这些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我国遥感技术的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迫在眉睫。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对在校大学生等青年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升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未来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本科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