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诗歌中专名泛用同义手段及其构成模式.docVIP

俄语诗歌中专名泛用同义手段及其构成模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俄语诗歌中专名泛用同义手段及其构成模式

俄语诗歌中专名泛用的同义手段及其构成模式   提 要:专名泛用既是语言同义词,又是言语同义词的来源。本文着重研究专名泛用的同义手段及其认知构成模式,揭示它们蓄载的文化内涵以及文化背景对意义引申的作用。这对于转换传统语法学、词汇学、语义学、修辞学的研究角度会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专名泛用;同义手段;认知模式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11)05-0061-4      Synonymic Means of Proper Nouns’Extensive Use in Russian Poetry and Its Constitutive Pattern of Perception   Shan Ni na   (Changchu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2, China)   The extensive use of proper nouns is a form of rhetoric. It is the source of both linguistic synonyms and dictional synonym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synonymic means of the proper nouns’ extensive use and its constitutive pattern of perception, and disclose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they hold, as well as the effect of cultural background on meaning extension. It can serve as a po ??sitive?? reference from the research angle of converting traditional grammar, lexis, semantics and rhetoric.   Key words:extensive use of proper nouns; synonymy means; pattern of perception      专有名词泛化现象是语言发展的必然。从认知角度来看,专名泛化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语言符号同客观事物之间由“专名特指”演变发展到“一般泛指”的语言认知过程。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专名泛化现象作为一种有力的构词手段和语义表现方式,为我们考察语言结构同社会文化的关系提供了另一种观察视野(单军娜栾吉斌 2007:578)。俄语专名的泛化主要体现在文艺作品(诗歌)、政论及口语等体裁中。本文以19-20世纪俄语诗歌中的专名泛化实例为语料,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专名泛化的类型、专名泛化对同义词情感语义差异形成的作用及其蕴含的深层文化语义,探讨专名泛化现象对现代俄语词汇语义衍生、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专名泛用的类型   专有名词的含义问题一直是逻辑学、哲学、认知科学和语言学关注的焦点。专有名词含义的变化是其转化为普通名词的前提条件。周树军认为,“专有名词的泛化主要有两种类型:历时泛化和共时泛化”(周树军 2008)。   历时泛化指专有名词普通化之后,作为普通名词进入语言系统,其本义被逐渐废弃,变成只具有命名功能的普通名词。例如,Шрапнель是一名英国将军,他发明了榴霰弹,而шрапнель在现代俄语中成为普通名词,意为“榴霰弹”,其本义已很少使用;макинтош(防水胶布)源于苏格兰发明家Чарльз Макинтош的姓氏;бадминтон(羽毛球)源自英国伦敦的一个绞刑吏的名字;ватт ????(瓦特)来自英国物理科学家Ватт之名;ампер????(安培)源于法国科学家Ампер 之名;кюри(居里)指放射强度单位,是为了纪念伟大的化学家居里夫妇而命名;等等。   共时泛化指专有名词的本义和衍生义共存于语言系统中,赋予该专有名词除本身命名意义之外的其他普通含义(周树军2008:86)。 例如,堂吉柯德(Дон Кихот)源于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小说《堂吉柯德》中主人公的名字,现喻指“堂吉柯德式的人”、“充满幻想的理想主义者”、“狂热而狭义的人”;泼留希金(Плюшкин)源于果戈里小说《死魂灵》中主人公的名字,现喻吝啬鬼;等等。   综上所述,历时泛化后的专有名词大部分应用于公文和科技语体中,它们只具有命名功能,没有其他伴随含义。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共时泛化类专有名词的语义及修辞色彩,称为专名泛用。      2 俄语专名泛用的语义修辞功能及类型   2.1 俄语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