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武惟扬 初唐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3).docVIP

我武惟扬 初唐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武惟扬 初唐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3)   平吐谷浑      消灭突厥之后,唐朝正式开始了对西域的经营。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原属西突厥的伊吾城(今新疆哈密)主率所属七城归顺唐朝,唐朝设西伊州(后改称伊州)。此时,挡在唐朝面前的就是一直与唐朝作对的吐谷浑。吐谷浑这个部落在西魏时曾被突魏联军所重创,可是游牧民族的恢复能力很强,经过多年的修生养息,唐朝初年渐趋强大。唐朝建立后,当时的吐谷浑国主伏允与割据河西的反王李轨联合,骚扰唐西北边境。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唐灭李轨,伏允可汗为了从唐获得茶、盐等生活必需品,频繁遣使,请求在边界互市。由于“中国丧乱,民乏耕牛”,而吐谷浑又是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盛产牛马,唐高祖遂慨然答应。于是,吐谷浑通过互市从唐境获得了大量生活必需品,而唐朝也“资于戎狄,杂畜被野”,获得了大量用于农业的牲畜。唐朝为了保持与吐谷浑的友好关系,还主动放回了从隋末一直为人质的伏允可汗的儿子慕容顺。但是,随着吐谷浑势力的不断强盛,伏允可汗逐渐不满足从互市中获得的财富,开始经常袭扰凉州、兰州、岷州、鄯州、廓州一带,威胁河西走廊。由于当时唐突关系紧张,帝国的重心都在对付突厥方面,因此面对吐谷浑唐军只能紧守门户,却没有能力进行反击。当时,作为李渊女婿的柴绍便是负责防御吐谷浑的一线大将。在柴绍的作战经历中,吐谷浑对唐军的威胁已经相当大。柴绍率唐军与吐谷浑大战,却被敌人包围,敌军居高临下四面放箭、矢下如雨,眼看就要全军覆没。柴绍急中生智想了一个办法,他让人弹奏胡琵琶,又找了两个女子对舞。吐谷浑人从来没见过这个,非常奇怪,箭也不射了,纷纷驻足观看,柴绍趁机暗中率精骑从后面突袭才获得了胜利。   到了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实力今非昔比的唐朝开始策划对吐谷浑的讨伐。十二月,时任尚书右仆射的李靖再次请缨,李世民非常高兴,立刻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兵部尚书侯君集为积石道(今甘肃积石山县)、刑部尚书任城王道宗为鄯善道(今新疆若羌)、凉州都督李大亮为且末道(今属新疆)、岷州都督李道彦为赤水道、利州(治今四川广元)刺史高甑生为盐泽道(今青海茶卡盐湖)行军总管。唐太宗因第一次行使“天可汗”的权威,对这一仗非常重视,征调了突厥、契?两族作为仆从军参战,李靖作为大帅总领五路唐军征讨吐谷浑。此时,李靖已经六十五岁高龄,风采依然不减当年。吐谷浑一听到是李靖亲自领军,连仗都不敢打,立刻西逃入嶂山(即库山)千余里。但是唐军内部却发生分歧,李道宗强烈要求继续追击,而侯君集却持否定态度。李靖立刻显示出了身为一个统帅最重要的能力,即正确地决断能力。他同意了李道宗的看法,令他率军疾追,在离唐军主力十日路程的库山终于追及伏允。   伏允据险欲作殊死战,李道宗正面遣大军猛攻,自己亲率千余骑从山后突袭。伏允腹背受敌、溃不成军,只得再西逃。为阻止唐军追赶,伏允下令焚烧沿途野草,企图坚壁清野。唐军的马匹因无野草可食,日益赢弱,骑兵们心急如焚。以李道宗为首的多数将领认为伏允西走柏海(今青海鄂陵湖、札陵湖),难知其确切藏身处,且若再西进已近黄河源头,古今罕有人至,险顺难料。何况此次远征,尽赖马力,今野草已被烧尽,不如撤兵,待草生马肥,伺机再进。李靖面对险恶的地形和困难的局面不为所动,兵分两路深入敌境,作钳形追击。李靖亲率李大亮、薛万均、万彻兄弟及契芯何力等部从北道进击,另遣侯君集和李道宗率部由南道进击。唐军将士英勇追击,跋涉于高原之上。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四月二十三日,北路军李靖终于追及伏允,于曼头山(似今青海东日月山)上大战。李靖部将薛孤儿斩杀吐谷浑王族,获得了大批牲畜。二十八日,李靖部又败吐谷浑于牛心堆(今青海湟中西南)和赤水源(今青海东南恰卜恰河上源)。此时伏允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决心拼死一搏,于是率军埋伏在赤水川附近。而作为先锋的薛万均、薛万彻兄弟率部到达赤水川后,却因为连胜之后轻敌冒进,正好进入伏允所设的包围圈,吐谷浑国相天柱王亲自搏杀于战阵之上。唐军血战不得脱,薛万均兄弟皆中枪堕马,徒步死斗,兵士死者十六七,此时的场面可以想象是多么惊心动魄。在这个危机的时刻,契?何力(契?族族长)率领数百骑驰援,史书中说他“突围而前,纵横奋击,贼兵披靡”,万均、万彻兄弟这才死战得脱。与此同时,由凉州南下的且末道李大亮部在蜀浑山(在今恰卜恰河上源)击败吐谷浑部,获其王公二十人。突厥将军执失思力率军亦败吐谷浑于居茹川。李靖率领的唐军从积石山河源一路杀到且末,纵横整个吐谷浑西部,所向无敌,很快攻克了吐谷浑首府伏俟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石乃亥乡的铁卜卡),伏允可汗被迫北逃突伦碛(今新疆且末、和田之间)中。所谓“树倒猢狲散”,伏允嫡子大宁王慕容顺眼看大势已去,遂率众击杀国相天柱王,举国请降。   南路军在侯君集和李道宗的带领之下唐军翻越两千余里无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