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专语文课程评价体系构建.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中专语文课程评价体系构建

关于中专语文课程评价体系构建   评价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中专语文课程改革来说,构建新的课程评价体系,对于把握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专语文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程评价的改革也提上了日程表。但纵观整个评价体系,无非就是两种,一是以终结性、鉴定性评价为主,结合平时的书面作业检查和期中考试的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折算出一个总评成绩;二是实行过程性考核而基本放弃终结性评价。但由于对过程性评价缺乏深入的理解,往往流于形式。如课堂上随便提个问就作为过程性评价,实际上这是对过程性评价的误解。我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中专语文课程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更新观念,寻找新的评价手段和策略,重新建立新的科学的语文课程评价体系。      一、中专语文课程评价的目标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中专语文课程教学,可以借鉴中学的“评价建议”,根据自身的课程实际,确定评价的目标。   首先,中专语文课程评价要能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提高知识水平和技能。这种发展不仅仅指的是语文知识本身的学习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还包括从语文这个内涵延伸到其他专业知识学习、技能发展的外延。中专语文教学与中学不同,授课课时的一再减缩,使语文教学基本是处于“辅助性”的地位。因而,从定位上说,语文课程的授课,不应将语文教育和其他的专业教育割裂开来,而是应通过语文课程评价的反馈,促进学生对完整的学习知识的过程进行积极的反思,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评价的方法,实现知识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专语文课程的评价,要从追求学习的某个效果(成绩)的达成,过渡到学生学习过程的整体评定;通过语文学习的动机、过程和效果的三位一体的评价,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中专语文课程评价要能促使学生更多关注人文的精神。语文教学内容的人文性,使语文教学的过程要“以人为本”,应当更加关注人生存的意义和本质。以往的评价体系,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最终结果――思想的“对”或“错”,成绩的“好”与“坏”,而缺少对“人性”的终极关怀。事实上,我们的学生即将进入社会,通过教学评价促使学生形成对生命个体的认知,自觉深入地探究社会和个体主体的生命意义,才是最为迫切的。在语文课程的评价体系的整合过程中,要通过对诸如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和评点,建立起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新的价值取向,促进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凸显语文课程教学对人作为主体生命的关怀,同时强调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化的作用,促进其自主发展,最终目标是培养作为完整的生命主体、具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多方面才能的人。   再次,中专语文课程评价要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正如中学语文课程评价所建议的那样,语文课程评价不应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语文课程学习的过程,不仅包括智力的因素,也包含了非智力因素,例如情感、意志、态度、个性、个人价值观的形成等。以往的评价体系,更多地侧重于智力因素(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和评定,更多地关注语文课程的“选拔”功能,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个人品质、情感方面的养成和引导。但语文课程不只是文化信息和知识的载体,而更多是以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价值为主导的文化观,因而中专语文课程的评价,应综合考虑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全面培养其作为学习的个体和参与者的相互合作的精神和自主发展、探索的能力。      二、中专语文课程评价的主体和客体      传统的语文课程评价一般是把教师作为评价活动的主体,是主动者,而学生虽然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但在评价中只是客体,是被动者。这种观点认为,评价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掌握主动,把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放在教学的环节中,最终的评价主动权还是在教师的手中。这种评价过程中主客体的错位弊端有二:其一,就学生来说,容易打击学习的热情,形成与评价者对立的情绪,不利于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其二,就教师来说,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造成评价的不公正和不客观;评价的刻板和主观,也不利于教师自己检查教学的效果,进一步完善语文教学的过程。   因此,构建新的中专语文课程评价体系,必须重新确立评价活动中的主客体。首先,在中专语文课程评价体系中实现评价主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教师作为课程评价的单一主体无疑是片面的,但也不能一概否认其作为评价主体的功能。正确的取向是发展多个主体,不仅是教师、校长(学校内部)、家长、邻居(学校外部)这些长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