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透过雪夜的草原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拥挤在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饥馑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   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炮火,引燃文艺界嘹亮的战歌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祖国山河沦丧,陷入一片危急之中。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以下简称“左联”)号召中国一切无产阶级作家和革命作家:“你们的笔锋,应当同着工人的盒子炮和红军的梭标枪炮,奋勇的前进!”抗战文艺运动伴随着炽烈的战火诞生并迅速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左联1930年成立于上海,由中共中央文委领导。左联领导人之一瞿秋白于9月28日出版的左联机关刊《文学导报》第1卷第5期发表了论文《大众文艺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和抗日反帝通俗唱本《东洋人出兵》。鲁迅也创作了尖锐泼辣的讽刺作品《好东西歌》、《公民科歌》、《南京民谣》、《“言词争执”歌》等,矛头直指国民党政府核心集团的“吴老头子”(吴稚晖)、“皇太子”(孙科)、“大柱石”(胡汉民)、汪精卫等。继左联机关刊及一系列进步报刊被查封后,9月20日,丁玲在上海为左联筹办新的机关刊《北斗》,刊登的诗有冰心的《我劝你》、林徽音的《激昂》、徐志摩的《雁儿们》,小品有叶圣陶的《速写》和《牵牛花》……   随着一批新的文艺界救亡组织和抗战文艺团体相继出现,上海一时成为文艺抗战的前沿阵地,“文艺为抗战服务”的主张成为上海作家从事文学活动的自觉指导。1930年成立于上海的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简称“剧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进步戏剧家统一战线组织,开展左翼剧运6年,有力地配合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培养出了夏衍、章泯、金山、赵丹、宋之的、于伶等一批优秀的戏剧专门人才。   1935年年底,“上海文化界救国会”成立,上海文化界三百余人联合署名发表《上海文化界救国运动宣言》。1936年10月,以鲁迅为首,包括21位中国著名作家署名的《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标志着中国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战文艺运动蔓延全国。更多的文艺工作者陆续从上海等地来到延安和各个抗日民主根据地,与当地的文艺工作者、与群众性的文艺活动结合起来,文艺性刊物纷纷创办,文艺社团如雨后春笋。抗日的街头诗、传单诗、枪杆诗以及抗战歌曲在延安和一些根据地十分流行。奔赴前线或深入敌后的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写出了一批真实感人的报告文学作品。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成立“中国文艺协会”(后改称“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陕甘宁边区分会”)。毛泽东同志关于文艺创作的题词“抗日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受到了许多文艺工作者的重视。   在国统区,从1937年7月到1938年年底,大批文艺工作者到前线、敌后、后方乡村从事抗日救亡宣传鼓动工作,他们开辟出新的文学据点,形成了以武汉为中心的抗战文坛。   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汉口成立,成为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郭沫若、茅盾、冯乃超、夏衍、胡风、田汉、丁玲、吴组缃、许地山、老舍、巴金等人被选为理事,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鼓励作家深入现实斗争,组织作家战地访问团访问慰劳各地战场,推动了文艺工作者的下乡和入伍,并在全国组织了数十个分会及通讯处。   文艺,必须与抗战紧密结合   随着武汉、广州的沦陷,国民党政策的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由抗日转向反共反人民。这给抗战文艺思想理论的探讨和抗战文艺创作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从1939年到1943年,文艺界开始出现了抗战文艺思想理论和创作实践的争论。这个时期,进步文学界开展了“民族形式”的讨论,企图解决文艺与人民大众结合的问题,促进了抗战文学沿着抗日民主的政治方向和现实主义道路向前发展。文学大众化运动向深入化发展,抗战文艺创作转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暴露与讽刺国统区的黑暗和抒写浓雾之中人民大众的悲苦生活。郭沫若的《屈原》、茅盾的《腐蚀》、夏衍的《法西斯细菌》等,表达了国统区广大人民群众要抗日要民主的迫切呼声。1939年6月“文协”组成作家战地访问团,前往西北战地访问,他们创作了珍贵的集体日记“笔游击”,被誉为“笔部队”、“笔游击”。   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对全国进步文艺界产生了巨大的指导作用。陕甘宁边区“文协”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发表宣言,号召文艺工作者为创造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新文化而斗争。   1942年5月,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革命文艺指明了方向,把“五四”以来的革命文艺运动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文协”、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